第五百四十六章 另辟蹊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莫父听着爱旭关于“另辟蹊径”的论述,眼中赞赏愈浓,但同时也带着更深的探究。他顺着话头,看似随意地将话题引向更具体的领域:“另辟蹊径,说得很好。但路总要一步步走。你现在投身金融行业,这个领域波谲云诡,漩涡暗礁极多,你打算如何在这其中行你的‘蹊径’?”

    爱旭似乎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回答得没有丝毫迟疑,语气清晰而笃定:

    “我的看法很简单:做金融,就要跟着国策走。国家的战略方向,就是最大的趋势和最确定性的赛道。逆势而为,或许能侥幸一时,但绝不可能长久,更谈不上‘蹊径’。”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其次,绝不做违法乱纪、违背底线的事。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而股市、债市,更是拥有庞大而精密的大数据监控。任何试图隐藏在阴影下的操作,或许能躲过一时,但终究会被记录、被分析、被暴露。侥幸心理是最大的风险。”

    “所以,”爱旭的声音斩钉截铁,“一切的谋略、布局、操作,都必须建立在经得起检验的基础上。我们不是要寻找规则的漏洞,而是要在这个框架内,比别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执行得更坚决。我们的策略,甚至可以摊在阳光下,不怕任何人、任何技术手段的审视和追问。只有这样,赚到的利润才是安稳的,积累的声誉才是坚实的,走过的路才会成为真正的‘蹊径’,而不是随时可能崩塌的险径。”

    他顿了顿,总结道:“阳光下的利润,远比阴影下的暴利更可持续,也更能守护我想守护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条最艰难但也最正确的‘另辟蹊径’。”

    莫父听完,彻底动容。他原本以为会听到一些关于资本运作、市场博弈甚至是一些灰色地带的“技巧”,却没想到听到的是这样一番格局宏大、根基正派却又极具战略眼光的论述。

    这不仅仅是商业策略,更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哲学。它将宏大的国家叙事与微观的市场操作相结合,将道德律令与商业智慧融为一体,同时以一种极度自信的姿态拥抱监管和透明。

    “好一个‘摊在阳光下’!好一个‘受得住检验’!”莫父忍不住击节赞叹,“年纪轻轻,能有这般见识和定力,实在难得。这确实是一条真正的‘蹊径’,大道至简,却非大智慧、大毅力者不能行。”

    莫父看着爱旭,眼神中充满了期许和认可。他明白,这个年轻人选择的道路,虽然同样充满挑战,但根基正、格局大、视野远,其未来的成就,恐怕不可限量。这让他心中那份因为爱旭选择艰难道路而产生的担忧,稍稍减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欣慰和期待。

    茶壶中的水早已沸腾多时,白汽袅袅,茶香满室。这一老一少的对话,却仿佛刚刚触及更深远的核心。

    莫父对爱旭“阳光下的利润”论述已是频频颔首,深以为然。他正欲再深入探讨其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