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桃花开了,景宁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日,扬州城里暖风拂面,桃红柳绿,晴光正好。

    从不肯赴盐商私宴的姜念,今日破例应了汤承瑜之邀。盖因汤承瑜已被泰顺帝正式任命为扬州首总,特在家宅设宴相请,姜念没有拒绝。

    姜念乘轿来到汤宅,见朱门高耸,门楣上悬着的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汤承瑜早已领着阖家老小在门前恭候,见轿到,忙不迭上前打躬作揖。

    “姜大人光降寒舍,蓬荜生辉啊!”

    汤承瑜身着簇新的宝蓝缎袍,满脸堆笑,其身后立着个垂髫小儿,生得粉雕玉琢,正是他六岁的独子汤春。

    因姜念此前提到过汤春,汤承瑜今日特让汤春与姜念结个善缘。

    姜念来至正堂,目光被堂中一幅御书吸引。这幅御书用泥金裱成,高悬堂上,落款是景宁帝的御宝。

    汤承瑜见状,忙解释道:“这便是先父在世时,蒙太上皇御赐的墨宝。”

    姜念微微颔首,他知道,汤承瑜的父亲汤演,曾在景宁帝南巡时接驾,景宁帝甚至临幸过汤宅,并赐了一幅御书。

    离开正堂,来至后园,但觉花香扑鼻,有十数株白玉兰正值盛放,亭亭如盖,远望如云似雪。

    宴席就设在花圃旁一处轩馆,桌上摆着时鲜果品,玛瑙盘中盛着淮扬细点,丫鬟们穿梭其间,端的富贵气象。

    落座后,姜念瞧着汤春规规矩矩站在汤承瑜身后,便招手道:“春哥儿过来。”

    汤春看了眼父亲,得到首肯后,方迈着小步上前,端端正正行了个礼。

    姜念近距离打量了一番汤春,转头对汤承瑜问道:“可开蒙了?”

    汤承瑜忙接话:“回大人话,犬子去年开春便请了西席,如今已读完《千字文》,正在念《论语》。”

    说着取出提前备好的汤春的描红本子。

    姜念翻开一看,字虽稚嫩,却一笔不苟,便指着其中一页道:“‘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这两句作何解?”

    汤春眨了眨眼睛,脆生生答道:“回大人,这是说云气上升变成雨,露水凝结成了霜。”又补充道,“先生还说,这讲的是天地变化的道理。”

    姜念点头笑道:“果然聪慧。”转头对汤承瑜道:“令郎天资过人,将来必成大器。”

    汤承瑜连连摆手:“大人过奖了。这孽障顽劣得很,昨日还因贪玩,被他娘打了手心呢。”话虽如此,眼角眉梢却掩不住得意之色。

    姜念又问:“欲让其将来入仕还是接掌家业?”

    汤承瑜恭声道:“欲让其科举入仕。”

    姜念道:“春日载阳,万物萌动,正是兴旺之兆。科举入仕自是好的,不过依我之见,令郎在苦读之余,也该早些接触些经商之道。将来若科举不成,也好接掌家业,甚至……接任首总!”

    汤承瑜激动得站起身来:“多谢大人金玉良言!”

    说罢深深一揖。

    这日,汤承瑜备了一大箱财宝,价值惊人,要悄悄送与姜念,只是被姜念拒收。

    不难想见,作为扬州首总的汤承瑜,会成为扬州乃至两淮地区的巨贾。

    而汤承瑜已算是姜念的半个门下,将来自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

    ……

    二月中旬的扬州,春意渐浓。

    这日上午,盐院签押房内,姜念正伏案批阅文书。

    忽有亲兵进来禀报,林如海、苏天士求见。

    只见林如海拄着拐杖缓步而入,身后跟着苏天士。

    姜念起身相迎:“姑丈怎的来此?虽说病体渐愈,还该在内宅将养才是。”

    林如海笑道:“苏先生说了,如今每日略走动些,反倒有益。”说着在姜念让出的椅子上坐下。

    苏天士拱手为礼,在旁侧落座。

    林如海轻叹一声:“有件事要与贤侄商量。”

    他看向苏天士:“苏先生意欲明日便要回苏州了。”

    姜念看向苏天士,苏天士捋须道:“林侍御沉疴已去其七,余下的只需按时服药,静心调养便可。老朽在扬州盘桓月余,也该回去了。”

    姜念感慨道:“先生实乃当世神医,堪称仲景、元化一流。我本欲保举先生入太医院,奈何先生不愿。”

    这话发自真心。

    前世那位叶天士,被评价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具有巨大贡献的医家,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既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又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史书称其“贯彻古今医术”“切脉望色,如见五藏”“治病多奇中”,民间则传说其为“天医星下凡”。

    而这个世界的苏天士,便是叶天士的翻版。

    “大人谬赞了。”苏天士连连摆手,“老朽不过乡野郎中,怎敢与先贤比肩?太医院虽好,却不如在苏州悬壶济世来得自在。”

    姜念沉默了一会儿,方道:“先生心意已决,不敢强留。今日再备二十两金子,既是谢礼,亦是程仪。”

    苏天士又连连摆手:“使不得!诊金谢礼早已收足,断不能再受。”他犹豫了一下,终是开口道:“老朽心中只记挂着犬子一事。”

    苏天士意欲为一子捐官,此前已求过姜念、林如海。

    姜念会意:“先生放心,令郎捐官之事,我必会竭力办妥。”

    林如海接过话头:“此事我应承在先,苏先生救我性命,这番恩情,理当由我来报。”

    姜念笑道:“姑丈见外了,此事你我一同办理便是。”

    ……

    ……

    展眼已是三月上旬。

    姜念在扬州已待了近两月光景。

    正值烟花三月,扬州城里城外,处处姹紫嫣红开遍,或玉兰似雪,或海棠如霞,亦有梨花堆砌,恍若琼林玉树。

    盐院后园中,桃花泉边的几株桃树,经了春风抚弄,已开得云蒸霞蔚。

    这日下午,姜念在桃花泉边闲步赏花,见桃花有的深红,有的浅粉,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然盛开,春风过处,花瓣飘飞。

    丫鬟小南跟在身后,时不时替姜念拂去身上落花。

    “已是三月上旬了,神京东郊旧宅的梨花已绽放,新宅的牡丹也即将绽放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