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桃花开了,景宁来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这一刻,姜念思念起了都中的元春、薛宝钗、景晴、秦可卿等人。

    正思念间,忽听得环佩叮咚,转头望去,却是林黛玉携着紫鹃袅袅婷婷而来。

    “你今儿好雅兴。”林黛玉福了一礼后便轻启朱唇,声音如泉水般清冽。

    姜念笑道:“林妹妹来得正好,且看这桃花开得多盛。”

    林黛玉走近前来,仰面看桃花,但见一朵朵娇艳欲滴。她伸出纤纤玉手,轻轻托住一朵,道:“果然开得好!”

    紫鹃在旁笑道:“姑娘上月就说要赏桃花呢,今儿可算见着了。”

    林黛玉不答,只细细观赏。忽一阵风过,吹落几片花瓣,恰有一片落在她发间。姜念意欲替她拂去,只是有所不便,紫鹃伸手拂了去。

    “你这里的桃花开了。”林黛玉忽然轻叹,“可惜我那芙蓉馆外的水芙蓉还凋残着。”

    姜念望向芙蓉馆方向,虽隔着一段距离,却似能看见那池中残荷败叶的景象。他微微一笑,道:“水芙蓉须等到六月才盛放,你何必心急?”

    林黛玉低了低头,轻声道:“等它开时,我必是离了扬州,且怕是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了。”

    姜念笑道:“姑丈病体愈发好了,即将调入京中,听候简任。你随姑丈一同进京,岂非好事?况且,都中亦有水芙蓉可赏的。”

    林黛玉抬起头,又点了点头,心情好了起来。

    姜念忽折下一枝开得最盛的桃花,递与林黛玉:“妹妹既爱此花,不妨带回插瓶。”

    林黛玉接过花枝,指尖不经意触到姜念的手,脸上飞起红云,竟似比桃花还要娇艳三分。

    她低声道了谢,转身欲走,却被姜念喊住:“林妹妹!”

    林黛玉回眸凝视。

    姜念忽道:“近日我新谱了一曲,可愿一听?”

    话音未落,紫鹃已拍手笑道:“大人又谱新曲了?上回的那曲《相思》就叫人念念不忘呢!”

    林黛玉瞪了紫鹃一眼,紫鹃忙掩口。然,她也忍不住道:“既是你有这般雅兴,自然要洗耳恭听。”

    姜念含笑引林黛玉入了桃花泉轩。

    里间陈设清雅,摆着一张古琴,是姜念上月找林黛玉借来的。

    当即,姜念在琴案前坐下,整了整衣袖,手指轻扬,一串清音便流淌而出。初时如细雨润物,渐渐似烟波浩渺。曲调时而如画舫轻摇,时而似明月清辉。曲中暗藏缠绵情意,恍若红袖添香,又似凭栏私语。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此曲名为《烟雨唱扬州》,本是姜念前世的一首经典古风歌曲,如今被他作成了古琴曲,倒是不便配上前世的歌词。

    紫鹃忍不住赞叹:“大人这曲子比上回的《相思》还要新奇动听!”

    林黛玉则忍不住问道:“此曲何名?”

    “《烟雨唱扬州》。”姜念轻抚琴身,目光却落在林黛玉脸上。

    林黛玉忽地发起呆来。

    自上月她听过《相思》,便暗自期盼能有一首姜念特为她作的曲子。今日听这《烟雨唱扬州》如此婉转动人,更兼曲中暗藏缠绵情意。她欲问“此曲可是为我而作”,却不好意思,又怕是自作多情,反惹笑话。

    紫鹃见林黛玉出神,悄悄碰了碰林黛玉的衣袖。

    林黛玉这才回神,耳根已红,心跳已乱,说了句“此曲甚好”,便匆匆告辞,携了紫鹃离去。

    走出不远,紫鹃对林黛玉抿嘴笑道:“姑娘,姜大人方才那首曲子,倒像是特特作给姑娘的呢。”

    “休要胡说!”

    林黛玉啐了一口,心内却暗自欢喜。

    ……

    ……

    展眼已是三月十一。

    自太上皇景宁帝南巡启程,已近两月光景。这一路沿大运河而下,游山玩水,走走停停,终于在今日抵达了扬州,倒是应了“烟花三月下扬州”。

    景宁帝曾几次来扬州,每次都是在天宁禅寺西园的行宫内居住,寺下便是他上下龙舟的码头。

    这次也是如此。

    这日下午,未牌时分。

    天宁禅寺外烟雨迷蒙,寺西行宫早已洒扫一新,码头处铺就红毡。

    总掌扬州接驾事宜的姜念,率领众官候驾,包括了病体初愈的林如海、新任两淮盐运使詹坦麟、扬州知府郭夏等一应官员;又有扬州一众大盐商,以汤承瑜为首;亦有天宁禅寺住持携僧众,手持香炉法器,肃立雨中。

    远处百姓云集,却被官兵拦截,纷纷踮脚张望。

    雨丝如烟,将北护城河笼在一片朦胧之中。

    忽听远处鼓乐齐鸣,船队破雨而来,其中一艘金碧辉煌的龙舟,船头旌旗招展,船身雕龙画凤。

    岸上众人顿时屏息凝神,跪伏一片。

    龙舟靠岸,搭起朱漆跳板。

    先是忠顺亲王率侍卫亲兵开道,继而袁皙、袁历等人依次而下。

    总管太监戴权撑起黄罗伞,随景宁帝缓步而出。但见景宁帝身着云龙纹常服,虽年逾七旬,却腰背挺直,精神矍铄。

    “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山呼之声,似乎震得烟雨加剧了飘摇。

    景宁帝目光如电,扫过跪拜众人,忽在姜念身上停住,微微抬手。

    姜念会意,忙上前行三跪九叩大礼:“臣钦差侍卫姜念,恭请太上皇圣安。愿太上皇福寿康宁,圣体永安。”

    “平身。”景宁帝嘴角划出一抹笑意,“朕闻你在扬州实心办差,盐务大有起色。”

    姜念再拜:“此皆赖太上皇天威,圣上洪福,臣不过尽本分而已。”

    景宁帝微微颔首,忽瞥见姜念身后的林如海,讶道:“如海也来了?朕记得你病得不轻?”

    林如海忙叩首:“蒙太上皇垂询,臣病体已好了。”

    景宁帝又微微颔首,因下着雨,当下没有多言,移驾行宫。

    众人簇拥着圣驾,沿着红毡缓缓而行。

    姜念在前引路,不时提醒台阶湿滑。

    行至天宁禅寺山门前,雨幕中传来阵阵梵唱,寺中僧人列队诵经迎驾。

    景宁帝驻足张望,感慨了一句:“转眼已去十八载,朕终于又见到这天宁禅寺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