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边境战事起(一)(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乾,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始终屹立不倒。然而,在其边境之地,却总是战火纷飞,纷争不断。此次,位于大乾边境的小国宋国,与西凉之间的战事,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宋国,虽国土面积不大,但其地理位置却极为重要。它位于大乾的西南边陲,与西凉接壤。这里地势复杂,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形成了一道道天然的屏障。宋国的百姓,大多以农耕和畜牧为生,他们勤劳善良,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深深的热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国的国力逐渐衰弱,内部政治腐败,官员们争权夺利,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与此同时,周边的国家却在不断发展壮大,对宋国的领土虎视眈眈。
西凉,地处大乾的西北方向,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国家。这里的人民,自幼在马背上长大,擅长骑射,勇猛善战。西凉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力,他们行动迅速,机动性强,常常在战场上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西凉的统治者,野心勃勃,一直妄图扩张领土,称霸一方。而宋国,因其弱小的国力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西凉眼中的一块肥肉。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西凉的边境线上,突然出现了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人数多达三万五千人,他们身着黑色的战甲,手持锋利的武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军队的前方,一面黑色的大旗随风飘扬,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 “凉” 字。这正是西凉的军队,他们在西凉王的命令下,悄然集结,准备对宋国发动一场突然袭击。
宋军的边防哨所,位于两国边境的一座山峰之上。这里地势险要,视野开阔,可以清晰地看到边境线上的一举一动。哨所内,一名年轻的士兵正百无聊赖地站在瞭望台上,眼睛望着远方。突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恐,他看到了远处扬起的漫天尘土,以及那隐隐约约的黑色身影。他意识到,大事不妙,西凉的军队来袭了。
“敌袭!敌袭!” 士兵声嘶力竭地喊道。
哨所内的其他士兵们,听到喊声,纷纷从睡梦中惊醒,迅速拿起武器,冲向瞭望台。他们望着远处的敌军,心中充满了恐惧,但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必须坚守岗位,向后方传递消息。
一名士兵迅速点燃了烽火台上的烽火,滚滚浓烟直冲云霄。在远处的其他哨所,看到烽火信号后,也纷纷点燃烽火。一时间,边境线上的烽火台依次亮起,如同一条蜿蜒的火龙,将敌军来袭的消息,迅速传递给了后方的宋军。
宋国的边境重镇 —— 清平城,此时已经进入了紧急状态。城墙上,士兵们严阵以待,他们手持弓箭、长枪,眼睛紧紧地盯着城外的方向。城门口,巨大的城门已经关闭,厚重的门栓紧紧地抵在门上,防止敌军的进攻。城内的百姓们,也纷纷拿起武器,协助士兵们守城。他们有的搬运石块,准备作为守城的武器;有的烧水做饭,为士兵们提供后勤保障。整个清平城,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宋军的守将,名叫赵勇。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曾多次参与边境的防御作战。此时,他正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逐渐逼近的敌军,眉头紧锁。他知道,此次西凉军队来势汹汹,清平城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报!将军,敌军已至城外五里处!” 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向赵勇报告。
“知道了,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 赵勇大声说道。
“是!” 士兵领命而去。
赵勇转身,对身边的副将说道:“你速去城中,组织百姓,加固城防,准备好足够的箭矢、石块等守城物资。另外,派人快马加鞭,向朝廷求援!”
“将军放心,末将一定办妥!” 副将说完,便匆匆下了城墙,去执行赵勇的命令。
城外,西凉的军队已经在距离清平城三里处扎下了营寨。营帐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西凉军的主帅,名叫拓跋雄。他身材魁梧,满脸胡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凶狠的气息。此时,他正坐在营帐中,与手下的将领们商议着攻城的计划。
“诸位将军,此次我军奉大王之命,攻打宋国。宋国国力衰弱,我军定要速战速决,拿下清平城,为后续的进攻打开通道。你们有何良策?” 拓跋雄目光扫过众人,说道。
一名将领站起身来,说道:“主帅,宋国的清平城城墙坚固,防守严密。我军若强攻,必然会损失惨重。依末将之见,我们可以先派人去劝降宋军,若他们识相投降,那自然是最好;若他们负隅顽抗,我们再发动进攻,也不迟。”
拓跋雄微微点头,说道:“此计倒也可行。不过,宋国的那些人,一向顽固不化,恐怕不会轻易投降。这样吧,明日一早,本帅亲自率军到城下叫阵,看看宋军的反应。若他们不投降,我们就立即发动进攻。”
“是!” 众将领齐声应道。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刚洒在大地上,西凉的军队便开始行动起来。拓跋雄亲自率领一万大军,来到了清平城城下。他们在城下列开阵势,拓跋雄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来到阵前,对着城墙上的宋军大声喊道:“城上的宋军听着,我乃西凉军主帅拓跋雄。如今我西凉大军压境,你们宋国已危在旦夕。识相的,就赶紧打开城门投降,否则,城破之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城墙上,赵勇听到拓跋雄的喊话,心中大怒。他走上前,对着拓跋雄大声回应道:“拓跋雄,你休要张狂!我大宋虽国力不强,但也绝非任人欺凌之辈。你们西凉无故侵犯我大宋边境,今日我便要让你们有来无回!”
拓跋雄见赵勇不肯投降,心中恼羞成怒。他大手一挥,下令道:“攻城!”
随着拓跋雄的一声令下,西凉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向清平城。他们推着攻城车、云梯等攻城器械,向着城墙逼近。城墙上的宋军,见状纷纷放箭,一时间,箭如雨下,射向攻城的西凉军。西凉军士兵们,纷纷举起盾牌抵挡,但仍有不少人被射中,倒在了血泊之中。
攻城车来到城墙下,开始撞击城门。巨大的撞击声,震得城墙上的士兵们都有些站立不稳。宋军士兵们见状,纷纷将准备好的石块、滚木等守城物资,从城墙上推下,砸向攻城车。攻城车的顶部,被石块砸得千疮百孔,西凉军士兵们也被砸得死伤惨重。但他们并没有退缩,依然奋力撞击着城门。
云梯也被架在了城墙上,西凉军士兵们顺着云梯往上攀爬。城墙上的宋军,用长枪、大刀等武器,奋力砍杀着攀爬上来的敌军。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宋军士兵们,凭借着城墙上的有利地形,顽强抵抗着西凉军的进攻。但西凉军人数众多,攻势猛烈,宋军逐渐有些抵挡不住。
赵勇见形势危急,亲自拿起武器,加入到了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宋军士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纷纷鼓起勇气,与西凉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一时间,战场上的局势陷入了胶着状态。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赵勇心中一喜,他知道,援军来了。原来,宋国朝廷在接到清平城的求援信后,立即派遣了一支五千人的援军,前来救援。这支援军的将领,名叫李猛。他率领着援军,日夜兼程,终于在关键时刻赶到了清平城。
李猛率领着援军,如同一支利箭般,冲入了西凉军的阵营。西凉军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援军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赵勇见援军已到,趁机下令反击。宋军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一般,从城墙上冲了下来,与援军一起,对西凉军展开了夹击。
拓跋雄见势不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