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大乾女帝国事忙(一)(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养心殿的烛火仍如星辰般亮着。萧萧月瑶揉了揉酸涩的眉心,案上堆叠的奏折已高过她的玉冠。朱砂笔在指间流转,留下一道殷红的批阅,落在关于江南水患的急报上。“传旨,令工部尚书即刻带治水图入宫。” 她的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却依旧掷地有声。
侍立一旁的苏瑾连忙应声,目光掠过女帝苍白的面颊,欲言又止。青铜鹤灯的光晕里,萧萧月瑶鬓角新添的白发像落了层霜,那是登基五年来,她亲手拔除过三次的痕迹。
天刚蒙蒙亮,太和殿的铜钟便如惊雷般响彻皇城。萧萧月瑶身着十二章纹的衮服,缓步走上丹陛,玄色裙摆扫过冰凉的金砖,留下转瞬即逝的影子。阶下文武百官黑压压跪了一片,山呼万岁的声浪撞在梁柱上,震得她耳膜发疼。
“众卿平身。” 她落座时,腰间的玉带硌得肋骨生疼,那是昨夜批阅奏折时不慎撞到案角的旧伤。
户部尚书颤巍巍出列,捧着奏本的双手抖得像秋风中的枯叶:“陛下,江北蝗灾已蔓延至三州,流民涌入京城者日逾千人,国库…… 恐难支撑赈灾。”
萧萧月瑶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叩,目光扫过阶下众人:“开常平仓,再令内库拨三成丝绸瓷器,由鸿胪寺转售西域。”
“陛下不可!” 礼部尚书猛地跪倒,花白的胡须几乎触地,“内库之物乃列祖列宗所留,岂能轻动?”
她微微倾身,玄色的垂珠流苏随之晃动:“列祖列宗留下的,是万里江山和亿万子民。若子民流离失所,留着这些锦绣绸缎,给谁看?”
争论声此起彼伏,萧萧月瑶耐心地听着,忽然注意到兵部尚书始终低着头。她记得此人昨日递上的奏折里,隐晦提及北境蛮族异动。
“秦大人,” 她忽然开口,殿内瞬间安静,“北境驻军的冬衣,备齐了吗?”
秦尚书浑身一震,叩首道:“回陛下,尚、尚有缺口。”
“缺口多少?”
“…… 三万套。”
萧萧月瑶缓缓起身,龙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流转:“三日后,朕要看到所有冬衣送抵雁门关。若延误军机,秦大人,你可知罪?”
她的声音不高,却让这位须发半白的老将额头渗出冷汗。
亥时的梆子声敲过,萧萧月瑶屏退了所有人,只留下苏瑾。小姑娘捧着刚温好的参茶,眼圈红红的:“陛下已经三天没合眼了,再这样下去……”
“把这份密函送到镇北将军手中。” 萧萧月瑶将蜡封的信件递给她,指尖因过度劳累而微微颤抖,“告诉林将军,蛮族异动恐非偶然,让他暗中查探,切勿打草惊蛇。”
苏瑾接过信函,犹豫道:“陛下,太医院的李院判还在偏殿等着,说有要事求见。”
萧萧月瑶揉了揉太阳穴,挥手道:“让他进来。”
李院判捧着药箱进来时,见女帝正对着一幅地图出神,案上的参茶一口未动。他跪地行礼,从药箱里取出脉枕:“陛下,臣斗胆请为您诊脉。”
萧萧月瑶依言伸出手腕,目光仍落在地图上的北境:“李院判,你说人要是不用睡觉,是不是能做更多事?”
老御医叹了口气,收回手指:“陛下,您的脉象虚浮,已是劳损之兆。若再如此操劳,恐伤及根本。”
他从药箱里取出一个锦盒,“这是臣特制的安神丸,陛下每晚睡前服一粒,至少要睡三个时辰。”
萧萧月瑶接过锦盒,随手放在案上:“知道了。”
李院判还想说什么,却被她挥手制止:“你退下吧,让御膳房送些清淡的宵夜过来。”
待众人都退下,萧萧月瑶重新拿起那份江北灾情的奏折。上面说有流民因饥饿闹事,被地方官镇压,已经出了人命。她握紧拳头,指节泛白。
忽然,窗外传来一阵极轻的响动。萧萧月瑶厉声喝道:“谁?”
一道黑影从窗棂翻入,单膝跪地:“属下参见陛下。”
是暗卫统领夜影。萧萧月瑶松了口气:“查到了什么?”
“回陛下,秦尚书与北境蛮族暗中勾结,以冬衣为筹码,换取蛮族在边境制造事端,妄图趁机掌控兵权。” 夜影递上一份密信。
萧萧月瑶看完,冷笑道:“好,很好。传旨,明日早朝,朕要亲自审问秦尚书。”
夜影迟疑道:“陛下,秦尚书党羽众多,恐生变故。”
“变故?” 萧萧月瑶站起身,目光锐利如刀,“朕倒要看看,谁敢在朕的眼皮底下兴风作浪。”
次日早朝,秦尚书果然带着一众党羽,气势汹汹地跪在殿中。
“陛下,臣要弹劾镇北将军林啸通敌叛国!” 秦尚书高举奏本,声音洪亮。
萧萧月瑶端坐龙椅,冷冷地看着他:“哦?秦大人有何证据?”
“臣有林啸与蛮族往来的密信为证!” 秦尚书说着,便要呈上密信。
“不必了。” 萧萧月瑶挥了挥手,夜影从殿外走进,将一叠卷宗扔在秦尚书面前,“秦大人还是先看看这些吧。”
卷宗里是秦尚书与蛮族往来的书信,还有他私吞军饷的账目。秦尚书脸色煞白,浑身颤抖。
“你…… 你血口喷人!” 他指着萧萧月瑶,状若疯狂。
萧萧月瑶缓缓起身,目光扫过阶下众人:“秦大人,你勾结蛮族,私吞军饷,致使我大乾将士在北境受冻挨饿。你可知罪?”
秦尚书的党羽纷纷跪地求饶,秦尚书却兀自嘴硬:“我乃朝廷重臣,你一个女子,凭什么处置我?”
萧萧月瑶冷笑:“凭朕是大乾的皇帝,凭朕手里的玉玺,凭这万里江山的百姓!” 她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来人,将秦尚书及其党羽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侍卫上前,将秦尚书等人拖了下去。萧萧月瑶看着空荡荡的殿角,忽然感到一阵眩晕。她强撑着站稳,对众人道:“秦尚书一案,交由刑部审理。北境之事,由镇北将军全权负责。众卿还有何事启奏?”
户部尚书出列:“陛下,江北赈灾之事,还需陛下定夺。”
萧萧月瑶沉吟片刻:“朕决定亲赴江北,安抚灾民。”
“陛下不可!” 众臣异口同声地反对。
“江北灾情严重,疫病横行,陛下万金之躯,岂能冒险?” 吏部尚书忧心忡忡。
萧萧月瑶摇了摇头:“朕是大乾的皇帝,子民受难,朕岂能坐视不理?苏瑾,传旨下去,准备仪仗,三日后启程。”
三日后,萧萧月瑶带着少量随从,踏上了前往江北的路途。一路之上,满目疮痍,饿殍遍野。萧萧月瑶看着这一切,心如刀绞。
到了江北,萧萧月瑶立刻召集地方官,了解灾情。得知已有疫病发生,她当即下令设立隔离区,并命太医院的御医全力救治病患。
为了安抚灾民,萧萧月瑶亲自到灾民安置点探望。她看着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乡亲们,是朕无能,让你们受苦了。朕向你们保证,一定会尽快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灾民们见状,纷纷跪倒在地:“陛下圣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