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绅之危:绝境中的破局试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在崇祯五年的夏天,太阳如同火球一般炙烤着大地,蜀地的天气热得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炉。青石板铺成的道路被烈日晒得滚烫,热浪滚滚,尘土随着人们的脚步飞扬,让人感到窒息般的闷热。在这样的酷暑中,赵员外坐在自家书房里,面对着师爷刚刚送来的那些令人头疼的文件,气得脸色通红,太阳穴上的青筋几乎要爆裂开来。他怒目圆睁地盯着那张写有“私茶”字样的扣押文书,心中充满了被命运戏弄的无奈和愤怒。就在三天前,他的商队还满载着从泸州带回的茶叶,满心期待着能够顺利地以一个好价钱售出。然而,当他们抵达城门口时,却遭到了县丞带领的一群衙役的拦截。他们声称是因为“税则更新”,但事实上,这所谓的税则不过是王县令在前一晚随意贴出的一张告示,墨迹甚至还未来得及干透,就让赵员外的商队陷入了困境。

    “老爷,我刚发现县丞今天一大早神神秘秘的,偷偷去了城里的当铺。” 管家王福,一个老仆人,弯着腰,小心翼翼地跟老爷说。他一边说,一边不小心从袖子里掉出半张皱巴巴的当票。他接着说,“我们有赤水盐井的契书副本,这很重要,但正本还在老宅的密室里锁着……” 他话还没说完,眼睛里已经满是担忧和不安了。

    赵员外突然间用力地挥动了一下手,果断地打断了正在说话的其他人,他的目光如刀锋般锐利,紧紧地锁定在了墙上那本显得有些破旧的《商税黄册》上。赤水盐井,那可是他耗费了整整十年的光阴,带领着一群勤劳的工人,不畏艰辛、夜以继日地挖掘出来的宝贵财富。如今,这个盐井一年能够产出十万斤的盐,根据《大明盐法》的计算方式,这些盐的价值高达五千两银子。然而,赵员外此刻却气愤难平,他愤怒地将手中的文书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这一拍力道之大,以至于笔架上的笔都被震得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可能掉落下来。“那个王县令,他根本就不是想要税银!”赵员外的声音中充满了怒气,他继续说道,“他真正的目的,是想要逼迫我用这个盐井来填补他因为偷工减料而造成的财政亏空!”

    王福搓着手上的老茧,又从怀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征粮榜》——这是他今早特意从城门口揭下来的,边角还沾着一些干掉的浆糊。“林大人的新军正在到处征粮,榜文上说,只要捐一千石粮食,就能免三年的商税……”他小心翼翼地说着,声音里带着一点希望。

    “免商税?”赵员外听后,不禁嗤之以鼻,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他目光冷冽,仿佛能穿透一切虚伪,他向窗外示意,那里有一个假装成挑夫的灰衣人,正不时地朝这边张望。赵员外轻蔑地说道:“陈茂那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他安插的眼线,就像讨厌的苍蝇一样,整天在我府邸外面转悠。就在上个月,我出于一片好心,为城隍庙捐献了十石米粮,结果他立刻就派人到街头巷尾散布谣言,说我是在‘收买民心’。现在如果我胆敢和新军有所牵连,那岂不是在明目张胆地给敌人提供攻击我的借口,简直就是往枪口上撞,自寻死路。”

    尽管年岁已高,可老管家依旧坚持己见,他那颤抖的手指缓缓地翻开了那本已经泛黄且破旧不堪的《义仓则例》,急切地向老爷陈述:“老爷,您绝对不能忘记,就在年初的时候,您亲自牵头捐建了那个义仓。根据《户部新规》,只要我们捐出的粮食数量超过三千石,就有资格请求官府派遣士兵来保护我们的义仓。现在正值春荒时节,城西的饥民们已经因为饥饿而死去了三十多人。如果王县令胆敢对我们这些捐粮的商户采取任何不利的行动,那他就是在挑战众人的底线,民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