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绅之危:绝境中的破局试探(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将会彻底背离他,他的官位也将会岌岌可危!”赵员外猛然起身,暗格机关发出轻微的声响,他从中取出《义仓捐粮状》。二十位乡绅的联名花押清晰可见,墨迹还透着新鲜劲儿,知府大人的钤记盖在右上角,红得似血,像团熊熊燃烧的火。他还记得求印时,知府意味深长的那句话:“赵员外急公好义,本府自当支持。” 此刻看来,这纸文书竟成了他唯一的救命护身符。
“立刻行动起来!马上请林大人来我们府上商讨关于捐赠粮食的事宜,”他迅速地将状纸塞入王福的手中,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和狠辣,“但这件事必须做得声势浩大,要确保全城的男女老少都听说这件事!派遣一名小厮前往李记茶棚,订下二十笼包子,并且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要让每个人都知道这是‘新上任的军粮官特别指定的’;同时,命令账房前往米铺,以大手笔购买三十石粟米,刻意制造出一些动静,对外宣称‘赵府即将进行劳军活动’!”
王福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老爷,这不是坐实了和新军往来,授人以柄吗?”
“陈茂那奸贼一心想置我于死地,我岂能坐以待毙?我偏要把这池水搅个天翻地覆!” 赵员外重重敲了敲状纸,“二十位乡绅联名,他陈茂要是敢动我,那就是与整个蜀地的商绅为敌!况且……” 他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狠辣,“义仓里的三千石粮,足够煽动城西的饥民去冲击县衙!”
午后申时,毒辣的太阳依旧高悬。赵府门前渐渐聚起三三两两的百姓,他们交头接耳,好奇地张望着。当林宇的亲卫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而至时,赵员外故意穿了件洗得褪色、满是补丁的青衫出门相迎,衣领处还别着一块破旧的义仓施粥木牌。“大人您请看,” 他满脸诚恳地引着亲卫走进书房,小心翼翼展开《捐粮簿》,上面朱笔详细记录着每日施粥的数目,“自春荒以来,赵府每日雷打不动施粥百碗,要是我真想囤粮发灾难财,何必做这赔本又费力的买卖?”
亲卫离开后,王福望着窗外越聚越多的人群,声音忍不住发颤:“老爷,要是陈茂那老贼狗急跳墙……”
“他敢!” 赵员外眼神凌厉,猛地取出从税课司费尽心思购得的《王县令贪腐记录》,上面清清楚楚罗列着私改税则、侵吞灾粮等七项触目惊心的罪名,“我已经托可靠之人,把副本送往按察使司了。陈茂要是还想保住王县令这条狗,就得拿赤水盐井的管辖权来交换!”
暮色渐浓,城西方向隐隐传来喧闹声 —— 饥民们听说 “赵府要被抄”,数百人举着破破烂烂的空碗,浩浩荡荡围聚在赵府前。赵员外站在台阶上,看着人群中面黄肌瘦、饿得发紫嘴唇的孩童,心中一阵酸楚,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盐引铜牌。“去,把义仓的空粮车全都排在府前,” 他转身果断吩咐,“再架起大锅,煮十锅热气腾腾的粥,让这些饥民亲眼看着咱们施粥!”
更夫敲过二更,夜色如墨。一辆马车从赵府角门悄然驶出,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声响。车厢里装的不是粮食,而是二十份精心准备的《叩阍状》—— 那是严格按照《大明会典》格式誊抄的诉状,字字句句直指王县令的贪腐恶行。赵员外望着马车渐渐消失在黑暗的巷口,摸了摸袖中藏着的《茶引勘合》。这场惊心动魄的赌局,他押上的不是权贵的庇护,而是太祖皇帝亲手定下的《盐法》《税则》,是这朗朗乾坤之下,绝不应该被贪官污吏遮蔽的律法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