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听风的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霜戴上耳机,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地操作着,一道道指令输入,频谱分析的窗口在屏幕上跳跃。

    她像一个顶级的拆弹专家,在纷乱的信号里,抽丝剥茧地寻找着那个有效频段。

    “磁头老化严重,信号衰减超过百分之九十,”她头也不抬地报告,“我试试频谱增强,把残存的动态影像帧强行拼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屏幕上的雪花渐渐凝聚成模糊的色块,色块又慢慢显现出轮廓。

    画面抖动得厉害,像一场发生在水底的梦。

    那是当年村口供销社的门口,一个固定的监控角度。

    画面里人来人往,快进播放下,如同一群模糊的影子。

    “停!”江临风突然喊道。

    金小霜精准地将画面定格。

    在供销社门口一晃而过的人影中,有一个男人显得格外突兀。

    他戴着一顶压得很低的鸭舌帽,看不清脸,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外套,肩上扛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正匆匆离开。

    “放大他右肩的位置。”江临风的目光像钉子一样钉在屏幕上。

    金小霜依言操作,经过数次像素锐化和插值补偿,那个模糊的区域逐渐清晰起来。

    在那人右肩的外套上,赫然缝着一个颜色更深、针脚粗糙的三角形布料补丁。

    那补丁的形状极不规则,像一枚笨拙的勋章,烙印在陈旧的衣物上。

    “数据库比对。”江临风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金小霜立刻调出“十七案”的物证数据库,将补丁的图像输入进行模糊匹配。

    系统高速检索,几秒钟后,屏幕上弹出了一个匹配项,置信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二。

    来源:1996·珠城便利店劫杀案。

    物证编号:A-034。

    描述:于现场搏斗中撕脱的衣物残角,材质为深蓝色帆布,三角形。

    那起案件的凶手,至今在逃。

    常远达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他听完江临风的汇报,没有立刻表态,只是沉默地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良久,才缓缓转过头,将烟蒂在烟灰缸里摁灭。

    “临风,你知道重启一桩二十多年前的案子,尤其是一桩已经被定性为‘意外’的案子,意味着什么吗?”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这意味着你要推翻前辈的工作,挑战当年的司法结论。这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下引爆炸药,会炸出多少陈年烂泥,谁也说不准。”

    “我知道。”江临风站得笔直,“但杨小满等了二十多年。”

    常远达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骨头。

    “这类陈年旧账,重启容易,结案难。有时候,我们穷尽一生追寻的,可能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真相。你现在手里有的,只是一张小孩的画,一段模糊的录像,和一个逻辑上的推论。你要的,恐怕已经不是证据那么简单了。”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异常严肃:“你是想让那个聋哑的孩子相信,这个世界,终究还是愿意听他说话的。对吗?”

    江临风没有回答,但他的眼神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二天下午,一份盖着省厅红头印章的特批协查函,悄无声息地放在了江临风的办公桌上。

    函件的授权范围被严格限制:“不公开、不立案、仅作线索评估”。

    这是一张有限的通行证,也是一道无形的枷锁。

    江临风将函件复印了一份,再次驱车来到清明桥村。

    他把那张带着油墨香和国家威严的纸,交到杨小满手中。

    杨小满先是愣住,随即用那双修理过无数精密零件的手,近乎颤抖地接了过来。

    他的指尖,在那枚鲜红的国徽上反复摩挲,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

    那枚小小的徽章,仿佛拥有无穷的重量。

    许久,他忽然抬起头,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抓过纸笔,在上面用力地写下一行字,每一个笔画都透着决绝:

    “我想当证人,哪怕没人听我说。”

    当晚,江临风独自一人坐在物证中心的播音室里。

    他调出王有福的那段忏悔录音,在数字音频工作站里,将它切开一个微小的缺口。

    那个缺口,就在王有福说完“我对不住你”之后,那段长达数秒的、令人窒息的静默里。

    然后,他将一段新的音频插入进去。

    那声音很奇特,不是语言,不是音乐,而是一段被处理过的、富有节奏的心跳声。

    江临风截取了杨小满在得知可以重启调查时,用手指敲击桌面模仿出的心跳——短,长,短。

    在摩斯电码里,这是字母“R”的信号。

    江临风将它注解为“我在”。

    他将这个嵌入了新密码的新版本音频,命名为“回响”,然后上传至“十七号行动”的专属节点网络,广播范围设定为最大。

    他要让这张网,捕捉到那个隐藏了三十年的幽灵。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监控日志上只有各个节点规律的自检反馈。

    江临风靠在椅子上,双眼紧盯着屏幕,几乎要看出残影。

    凌晨三点五十二分,系统界面突然跳出一个红色的高亮警报。

    一条新的日志生成了。

    和上一次一样,是上行脉冲信号。

    但这一次,来源不再是清明桥村。

    日志显示,一个位于珠城市郊的、早已被标记为“废弃”的节点,短暂上线了0.6秒,传输了一个无效的空数据包后,立刻断开连接。

    江临风猛地坐直,将那条日志放大。

    节点的代号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代听节点-珠城南郊-废弃电话亭-7号”。

    他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个闪烁的坐标,那个曾经作为“十七案”时期,凶手用来藏匿赃物和作为临时联络点的老式公用电话,那个被认为早已彻底腐朽在荒草里的绿色铁皮亭子,在沉寂了近三十年后,第一次,对一声来自遥远村庄的心跳,做出了回应。

    江临风的手指悬在键盘上,停在了一个标记为“追踪并回拨信号源”的按钮上,迟迟没有按下。

    空气安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脏的擂鼓声。

    那个幽灵,终于从网络的深渊里,探出了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