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地心低语(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守望者七号” 观测站的主控室里,合成咖啡的蒸汽在低重力环境下凝成细小的银白液滴,悬浮在瓦尔面前的控制台上方 —— 这是他驻守三十年养成的习惯,每天凌晨三点,都要喝一杯带着地球阿拉比卡风味的合成咖啡,当作与故乡的隐秘联结。此刻,他的指尖正滑过虚拟界面上盖亚星的地质剖面图,红色的地核、橙色的地幔、灰色的地壳像被解剖的星球切片,数据流在剖面边缘滚动,像缓慢流淌的岩浆。瓦尔的指腹磨过控制台边缘的一道浅痕 —— 那是十年前一次陨石雨撞击观测站时,他为了护住深地探测器的核心数据,手腕撞在上面留下的印记。他的目光扫过地核与地幔边界的谐振曲线,原本平稳的绿色波形突然跳了一下,像垂死的烛火被风吹得颤了颤。“又是背景噪音?” 他皱了皱眉,习惯性地想把这道异常归为星际辐射干扰 —— 过去三十年,他处理过无数次类似的 “异常”,最终都成了日志里的 “无效数据”。
可当他放大波形时,手指突然顿住,悬浮的咖啡液滴落在手背上,凉意让他打了个激灵。这道信号太 “干净” 了:周期恰好是 7 个标准日,误差不超过 0.001 秒,波形是近乎完美的正弦曲线,没有自然地质活动常有的杂波 —— 就像有人在星球地心,用一把精准到极致的锤子,每 7 天就敲一次岩石,敲了整整五十年。
数据深渊里的 “幽灵”
瓦尔猛地坐直身体,花白的短发下,太阳穴的血管突突直跳。他调出观测站五十年的深地数据档案 —— 这些数据存储在观测站的冷备份硬盘里,像被遗忘在阁楼的旧书,只有每年系统自检时才会被短暂唤醒。虚拟界面上,五十年的谐振曲线像一条漫长的绿色河流,而那道规律的信号,就是河流底下游动的 “鱼”,一直都在,却被泥沙般的背景噪音掩盖。
“2173 年,第 12 次深地探测,信号强度 0.003 纳伽,被标记为‘仪器校准误差’。”
“2185 年,地幔对流观测,信号被归为‘星际引力波干扰’。”
“2200 年,我的第一次深地任务……” 瓦尔的手指停在十年前的一条记录上,那时他刚接手观测站,曾在报告里写 “谐振曲线存在微小周期性波动,疑为设备老化所致”—— 现在想来,那是他离真相最近的一次,却被自己的 “经验” 错过了。
他立刻启动 “信号提纯程序”,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咖啡杯被碰倒,褐色的液体在控制台表面漫开,又在低重力下聚成小水珠。程序运行的进度条缓慢爬升,主控室的灯光突然暗了一瞬 —— 观测站的备用能源被调动起来,为数据运算提供算力。三个小时后,当提纯后的信号波形出现在屏幕中央时,瓦尔倒吸一口凉气:那是一条光滑得如同缎带的曲线,每一次起伏都精准得像用圆规画出来的,没有一丝自然地质活动的 “粗糙感”。
“这不是自然的……” 他喃喃自语,伸手触摸屏幕上的波形,指尖传来虚拟界面的冰凉,却仿佛能感受到那来自地心的微弱搏动,“这是‘设计’过的,或者说…… 是‘活’的。”
三元智慧的 “解码”
瓦尔没有耽搁,立刻将提纯后的信号数据加密发送给云民 “深瞳” 和智灵 “地质之思”。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主控室的空气中突然泛起淡蓝色的光雾 ——“深瞳” 的意识投影到了这里,光雾中无数细小的光点闪烁,像她正在快速处理数据。
“瓦尔,这信号……”“深瞳” 的声音从光雾中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颤抖,“我的意识接入它时,能‘看见’一片黑暗 —— 不是盖亚星地表的硅化黑暗,是更浓稠、更温暖的黑暗,像母体的**。里面有东西在‘动’,很慢,每一次动,都和信号的周期重合。”
光雾突然凝聚成一个模糊的影像:一片流动的、暗红色的 “液体”,里面悬浮着无数细小的光点,光点每 7 天就同步闪烁一次。“这是我的意识对信号的‘翻译’,”“深瞳” 的声音带着悲悯,“那些光点…… 像是被包裹的生命,在沉睡,却没有死去。”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