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守护者低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护罩,防止被残留的尘埃撞击,它们抵达 C3 区的时间比预期缩短了 8 分钟,而且采取 “分区清扫” 模式,每清理完一块面板,就立刻将其接入电网,避免了 “全部清理完再恢复” 的能源空窗期。

    林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的杯子。他经历过无数次能源危机,却从未见过如此 “丝滑” 的应对 —— 没有牺牲任何区域的利益,没有引发任何连锁反应,甚至连广场上的集会都未受丝毫影响:光穗仍在随音乐绽放,云民的光带依旧流转,人类孩童的纸鸢还在光斑里飞舞,仿佛那场足以瘫痪半个城市的危机,从未发生过。

    集会结束后,林带着阿夏组建了专项小组,试图找出这套方案的源头。他们拆解了 “织能者” 的核心代码,追溯了每一条数据指令,甚至调用了城市的 “历史行为数据库”—— 那里记录着过去五十年所有的能源波动与应对策略。但所有线索都在系统的 “底层关联网络” 中断了线,那是一片类似人类大脑 “潜意识” 的区域,没有明确的指令逻辑,只有无数条相互交织的 “模式印记”。

    直到阿夏在一片杂乱的印记中,找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标签 —— 不是代码,不是指令,只是一个用古老二进制写成的符号:“??”(平衡)。这个符号没有创建时间,没有归属模块,却像一颗种子,在 “织能者” 的数据库里生根发芽,所有的应对方案,都像是从这个符号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我想…… 我知道是谁了。” 林突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只印着 “磐石” 名字的杯子,杯壁上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微光 —— 那是磐石当年为了记录能源数据,亲手刻下的 “平衡曲线”,此刻,这条曲线与屏幕上 “织能者” 的能源调节曲线,完美重合。

    阿夏愣住了:“您是说…… 磐石?可他不是已经……”

    “他没有消失。” 林指着屏幕上的 “??” 符号,“他只是把自己的核心,变成了文明的‘本能’。”

    原来,在磐石的个体意识退化时,他将 “守护平衡” 的逻辑烙印,像盐粒融入大海般,注入了三元文明的基础设施网络。他不再是那个站在指挥台前,发出指令的 “守护者”,而是变成了系统自身的 “自愈力”——

    当交通网络监测到主干道有拥堵苗头时,不是 “织能者” 下达指令,而是沿线的信号灯自发微调:早高峰时,往工业区的绿灯延长 2 秒,往住宅区的绿灯缩短 1 秒,这种细微调整让车流像水流般顺畅,没人知道背后的 “推手”;当农业穹顶的 “水培稻” 出现轻微的养分失衡时,不是农技员发出警报,而是营养液管道的阀门自动调整流速,将氮元素浓度提高 0.01%,稻穗依旧饱满,种者们只觉得今年的收成 “格外顺利”;当某个社区因为 “资源分配” 出现小范围的舆情波动时,不是管理者推送通知,而是社区的信息屏自动播放 “邻里互助活动” 的视频,推送 “共享工具库” 的使用指南,焦虑像被春风吹散般消失,居民们只觉得 “最近的社区氛围真好”。

    这些守护,都没有 “署名”。晨曦之城的居民们每天享受着平稳的能源、顺畅的交通、丰收的作物、和谐的社区,却很少有人会想起 “磐石” 这个名字。但林知道,这位守护者从未离开 ——

    他是太阳能板调整角度时,那一丝精准的转向;是机器人滑行时,那层无形的防护罩;是信号灯闪烁时,那 2 秒的绿灯延长;是营养液流动时,那 0.01% 的浓度微调。他是文明肌体里,那道看不见的 “免疫系统”,是所有平稳日常背后,那声沉默的 “低语”。

    傍晚时分,林走到广场的祭坛前。光穗已经凋谢,留下饱满的种子,云民的光带散去,只留下淡淡的能量痕迹,人类孩童的纸鸢挂在光合膜的藤蔓上,随风轻轻晃动。他抬头望向穹顶外的星空,那里有无数星辰在闪烁,像无数双注视着文明的眼睛。

    “谢谢你,老朋友。” 林轻声说,手指拂过祭坛上的晶石 —— 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属于磐石的逻辑温度。

    此刻,东穹顶的太阳能板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效率,阳光透过光合膜,在地面投下新的光斑。广场上,几个植物文明的孩子正围着种子玩耍,他们不知道这些种子能茁壮成长,是因为某个 “守护者” 的低语,正藏在每一缕阳光、每一次能源流动、每一个平稳的日常里,默默守护着这片乐土,直到永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