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图纸上的温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摸向颈椎,昨天改效果图的酸痛还在,一按就像针扎;左手的玻璃杯倒在工作台上,柠檬水洒了点在项目清单上;设计包夹层里,儿子的简笔画硌着胸口,纸页边缘磨得发亮。工作台抽屉里,压着三份 “职业难题”:工作的 “设计要求”(红色标注 “8 点 - 12 点:改张女士方案(主卧岩板背景墙、儿童房上下铺);12 点 - 13 点:去材料市场确认岩板样品(环保 E0 级);14 点:提案(带 3 版效果图);18 点:指导助理画李总书房施工图”)、家庭的 “牵挂线索”(“儿子亲子活动:跟丈夫说抱歉,让他多拍视频;给丈夫买颈椎枕(药店 200 元);晚上陪儿子做手工、读绘本(无论多晚)”)、身体的 “警报信号”(“颈椎变形:每小时用按摩仪按 5 分钟;腱鞘炎:贴止痛膏药;眼睛干涩:带眼药水”)。

    我摸向衬衫口袋里的零钱,昨天剩的 300 元,给儿子买绘本花了 25 元,还剩 275 元 —— 给丈夫买颈椎枕要 200 元,剩下的 75 元留着中午买午饭,心里像压着块石头,既担心客户提案出问题,又怕儿子因自己失约难过。

    早上 7 点 40 分,我赶紧到文创店旁的药店,买了颈椎枕,花了 200 元,口袋里只剩 75 元。然后拿着设计图册往工作室赶,路上给丈夫发消息:“我中午尽量回家送儿子,你先帮我安抚他,说妈妈忙完就陪他做手工”。

    早上 8 点,我准时到工作室。刚打开设计软件,张女士又发来消息:“岩板要选 12mm 厚的,上下铺护栏高度不能低于 30cm,安全第一”,我赶紧回复 “好的张女士,我这就调整”,然后开始修改效果图 —— 主卧背景墙换岩板需要重新勾勒线条,儿童房加上下铺要调整空间比例,鼠标点击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颈椎的酸痛越来越明显,我只能拿出颈椎按摩仪,贴在脖子上,继续改图。

    中午 12 点,效果图终于改完,我匆匆赶到材料市场,对比 5 家店的岩板样品,终于选定浅灰色哑光款,确认厚度 12mm、环保等级 E0 级,才松了口气 —— 至少材料没问题了。中午 1 点,我在路边买了个三明治,边吃边往工作室赶,心里想着 “下午提案一定要顺利,结束后早点回家陪儿子”。

    下午 2 点,提案开始。张女士坐在对面,翻看着效果图,突然皱起眉头:“上下铺的梯子能不能换成抽屉式的?我怕儿子爬梯子摔跤;岩板背景墙加圈金属线条,显得更高级”。我耐心解释:“抽屉式梯子会占用收纳空间,儿童房本来就小;金属线条与整体简约风格不搭,还容易积灰”,可张女士坚持要改:“我就要这样,你再调整一版,明天给我”,提案结束后,我累得靠在椅子上,颈椎疼得直咧嘴,却只能点头答应。

    下午 4 点,我回到工作室改方案,助理小林跑过来说:“苏老师,李总刚才打电话,问书房的书柜能不能加超白玻璃门,他怕落灰”,我点点头:“加吧,记得把玻璃门的尺寸标清楚”,然后继续画施工图 —— 岩板背景墙的安装节点要重新标注,上下铺的抽屉式梯子要计算承重,忙到晚上 8 点,才终于改完方案,发给张女士与李总。

    晚上 9 点,我往家赶,在路上的玩具店买了个积木套装,花光了剩下的 75 元。晚上 9 点半,我到家时,儿子还没睡,抱着彩纸坐在门口,看见我回来,眼睛一亮:“妈妈,你终于回来了!我们一起做手工吧”,我放下设计包,陪儿子做了个小房子手工,房子的屋顶是粉色的,窗户是超大的,像极了儿子画的简笔画,然后读绘本给他听,儿子靠在我怀里说 “妈妈,我喜欢跟你一起玩”,我摸着他的头,心里满是温暖,忘了一天的疲惫。

    三、图纸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柠檬香。我摸向颈椎,没有酸痛的刺痛,只有文创店柜台边缘蹭的小划痕。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设计工作室工作群的消息:“苏晚老师设计的滨江壹号住宅项目获评‘年度最佳居住空间设计奖’!甲方张女士特意送来锦旗,还推荐了 3 个新客户;工作室特批苏晚老师 3 天带薪假期,陪伴家人!”

    我跑到工作室,看见苏晚穿着那件粉色亲子连衣裙,儿子在她身边搭积木,丈夫戴着她买的颈椎枕,笑着说 “这个枕头真舒服,加班画图脖子不疼了”;张女士手里拿着 “设计匠心,温暖人居” 的锦旗,走进工作室:“苏老师,谢谢你耐心修改方案,现在的房子既好看又实用,我太满意了”;工作室老板手里拿着获奖证书与奖金:“苏晚,这是你的证书与奖金,好好陪家人,新客户的项目等你假期结束再对接”;助理小林也跑过来,手里拿着整理好的施工图:“苏老师,后续的图纸我都整理好了,你放心陪儿子吧”。

    苏晚接过锦旗,笑着说 “谢谢大家,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能帮客户打造理想的家,我也很开心”。她的指尖不再沾着马克笔颜料,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涂着淡粉色指甲油,眼神里满是自信与从容 —— 那件亚麻衬衫被她叠好放在衣柜里,旁边摆着儿子的 “我们的家” 简笔画;颈椎与腱鞘炎也好了很多,她说 “现在有时间休息,工作室还配了人体工学椅,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辛苦”;儿子的积木房子已经搭好,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她说 “周末要带丈夫与儿子去游乐园,兑现去年的承诺”。

    “苏老师,买本新绘本吗?” 她看见我,笑着挥挥手。风卷着文创店的塑料袋,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工作室的笑声。我递给他一本儿童绘本,突然明白苏晚设计图里的秘密 —— 那些熬到深夜的灯光、贴满颈椎贴的脖子、没拆封的亲子连衣裙,不是 “狼狈的证明”,是她把对客户的责任,融进了每一次改图里,把对家人的爱,藏在了每一次坚持中。就像那杯泡着柠檬的玻璃杯,看似普通,却藏着她对设计的热爱;就像儿子的简笔画,看似微小,却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勇气。

    明天我还要来文创店上班,苏晚昨天说 “从游乐园回来,要带儿子来文创店,让他选本新绘本,再看看妈妈平时工作的地方”。顺便问问她,游乐园里儿子有没有坐旋转木马,丈夫的颈椎枕用得还习惯吗,我也想听听,那个终于能平衡工作与家庭的设计师,笑着说起这些时的声音到底有多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