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编织袋里的牵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一、城中村的编织袋与带灰的指尖

    某二线城市城中村的清晨总飘着馒头香与废品回收站的金属味,我守在便利店柜台后,看周阿公拎着编织袋从桥下走向街道。他的蓝色中山装洗得发白,袖口沾着浅褐色油污,是昨天搬旧洗衣机时蹭的;衣襟别着枚褪色的五角星徽章,边缘磨得发亮,是他年轻时当生产队队长的纪念;裤脚用灰色绳子扎着,怕拾荒时进灰尘;左手拎着鼓囊囊的编织袋,袋身印着 “尿素化肥” 的黑色字样,袋口露出几个捏扁的塑料瓶;右手握着自制铁钩,是用废钢筋弯的,顶端缠着圈旧胶布防滑 —— 指尖因长期抓握铁钩、翻找垃圾桶泛着厚茧,指缝里藏着点灰尘与纸屑,连指甲盖都嵌着淡黑色污渍,洗了好几次都没洗干净。

    他的 “随身家当” 永远摆着三样被精心保管的东西:装着凉白开的塑料瓶,是捡来的绿茶瓶,洗得透亮,瓶盖上扎着三个小孔当水杯,他说 “天热时喝口凉白开,比啥都解渴”;记满 “变卖清单” 的旧笔记本,封面是硬纸板做的,用透明胶带粘了三层,某页用铅笔写着 “周一:纸箱 30 斤(15 元)、塑料瓶 200 个(10 元);周三:卖旧电风扇(20 元)”“提醒自己:给孙子买《中考作文大全》(废品站老板说帮我留意);今晚贴腰椎膏药(昨天搬冰箱闪了腰)”;还有张孙子的照片,夹在笔记本最厚的一页里,照片上孙子穿着蓝白校服,举着 “三好学生” 奖状,背面用圆珠笔写着 “爷爷,我会好好读书,以后养你”。拾荒间隙,他会靠在垃圾桶旁捶腰,左手攥着没整理完的纸箱,右手轻轻敲击后腰,眉头皱着却没停下张望 —— 怕错过垃圾桶里的废品,也怕城管巡逻车来,上次他的铁钩被没收,只能用手翻找垃圾桶,手指被玻璃划破好几道口子。我递过去两个热馒头时,发现他的编织袋旁放着片褪色的止痛膏药,包装纸都起了毛边,他笑着说 “老毛病了,弯腰拾荒久了,腰就疼”,指尖碰到馒头时,我才注意到他的指腹比常人更粗糙,是常年搬废品、分拣纸箱磨出来的。

    上周暴雨夜,我关便利店门时,撞见他在街角垃圾桶旁对着照片红着眼。蓝色中山装肩头被雨水打湿,紧紧贴在单薄的肩膀上;手里攥着半摞湿透的纸箱,纸皮被雨水泡得发软;手机屏幕亮着孙子发来的消息:“爷爷,学校要订复习资料,要 100 元,要是太贵我就不订了”。而他刚冒雨拾荒 3 小时,只捡到这半箱纸箱与几十个塑料瓶,卖了不到 18 元,腰椎疼得直不起身,却舍不得买新的止痛膏药 —— 一片要 5 元,够买三个馒头。

    这时远处传来城管巡逻车的 “滴滴” 声,他赶紧把编织袋藏在垃圾桶后面,自己缩在墙角,怕被发现。等巡逻车走远,他从怀里掏出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拿出孙子的照片,用袖口擦了擦上面的雨水,小声说 “娃,爷爷一定给你凑够钱,不能让你比别人差”,眼泪掉在照片上,混着雨水滑进纸缝里。后来才知道,他那晚在桥下躲雨,用捡来的旧报纸垫在地上,靠在桥墩上睡了半宿,第二天凌晨 4 点又继续拾荒,连续三天只吃馒头配凉白开,终于攒够 100 元,托废品站老板帮忙把钱转到孙子的饭卡上,自己的腰椎疼得厉害,却只贴了片过期的膏药。

    帮他整理废品时,我见过他在废品站角落偷偷贴膏药。他背对着老板,掀起中山装后襟,后腰贴着片褐色止痛膏药,边缘露出点医用胶带 —— 是昨天搬旧洗衣机时闪了腰,疼得一夜没睡。刚贴好,废品站老板走过来,手里拿着秤:“周阿公,今天纸箱降价了,30 斤只能给你 12 元,塑料瓶 200 个 8 元”。他没反驳,只是点头:“行,给多少都行”,等老板走后,他却对着编织袋叹气 —— 纸箱降价,这个月给孙子的零花钱可能要少 30 元,怕孙子不够买笔和本子,只能在心里盘算 “明天多走两条街,多捡点旧家电”。他的桥下 “住处” 铺着捡来的旧棉被,叠得整整齐齐,被子下面压着件没拆封的新毛衣,是孙子去年给他织的,标签上还贴着孙子写的便签:“爷爷,冬天冷,你穿着暖和,别舍不得”;中山装内袋里,永远装着孙子的成绩单复印件,上面写着 “数学 95 分,全班第三”,他怕自己忙得忘了孙子的进步,每次寄钱前都会拿出来看一眼。

    扫便利店门口时,我捡过他扔掉的馒头袋,上面用马克笔写着 “今日收入:纸箱 30 斤 12 元 + 塑料瓶 200 个 8 元 + 旧台灯 15 元 = 35 元;支出:馒头 2 个 3 元 + 凉白开 0 元;结余 32 元;给孙子存资料费(还差 68 元);提醒自己:明天去城东工业区,那边废品多”。那天早上,我看见他在便利店买了包最便宜的咸菜,说 “就着馒头吃,能省点钱”,阳光照在他身上,像给这个倔强的老人镀上了层温暖的光。这种 “对生活坚韧到极致,对自己苛刻到底” 的坚持,曾让我坐在便利店柜台后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 “拾荒” 当成与贫困抗争的战场,每一次弯腰都是对孙子的承诺,每一次省吃俭用都是对未来的坚守,那些沾着灰尘的中山装背后,藏着比城中村更沉重的 “生存担当”。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便利店玻璃门上打盹,梦里全是他翻找垃圾桶的 “沙沙” 声与笔记本上的铅笔字迹。晨光透过城中村的电线照进来,在他的变卖清单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他写在上面的数字。

    二、编织袋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后腰传来一阵刺痛。我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躺在桥下的旧棉被上,手里还攥着那本旧笔记本,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 —— 凌晨 4 点,孙子发来的紧急消息:“爷爷,复习资料今天就要交,老师说不交就不能上复习课”;废品站老板发来的消息:“周阿公,今天塑料瓶又降价了,200 个只能给 7 元,你要是觉得少,就别送来了”。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