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边境可怜的卖身女(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火车穿过隧道时,阿春抓紧了手里的布包。金花的美元硌得手心发烫,老李的日记在包里沙沙作响,像有人在低声说话。

    王磊坐在旁边,正给儿子打电话。“爸爸回去给你带巧克力,” 他的声音柔得像棉花糖,“就是你在电视上看见的那种。”

    阿春望着窗外掠过的田野,绿油油的稻子像片海洋。她想起弟弟说过,要种出全世界最好的玉米,让姐姐再也不用挨饿。原来有些梦想,是能在土里发芽的。

    昆明的医院白得晃眼。消毒水的味道钻进鼻孔,阿春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小张在前面带路,白大褂的下摆扫过地面,像只白色的鸟。

    “就在里面。” 小张停在病房门口,手放在门把上,迟迟没推开。

    阿春的心跳得像擂鼓。她想象着小雅的样子,是扎着羊角辫,还是留着齐耳短发?会不会也像她一样,额角有块淤青?

    推开门的瞬间,她愣住了。

    床上的女孩瘦得像根芦苇,胳膊上插着输液管,针头扎在青紫色的血管上,像只停在枯枝上的蚊子。她的头发掉得稀稀拉拉,露出苍白的头皮,只有眼睛还亮着,像两口深井。

    “小雅。” 阿春的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

    女孩转过头,目光落在她手里的布包上,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护士慌忙跑进来,给她拍着背,阿春看见她后颈的疤痕,像只展翅的蝴蝶,和金花大腿上的牡丹不一样,这只蝴蝶是被刀刻出来的。

    “她怕生,” 小张低声说,“尤其是男人,上次医生查房,她差点把输液瓶砸过去。”

    王磊往后退了退,站在走廊里,背影在白墙上拉得很长。阿春走到床边,把野百合插进窗台上的空瓶里,白色的花瓣轻轻蹭着玻璃,像在打招呼。

    “我认识你爸爸。” 她轻声说,从包里掏出老李的日记,“他叫***,是个好人。”

    小雅的手指动了动,输液管晃出细微的涟漪。阿春翻开日记,指着第一页的五角星:“你绣的这个,我一直戴着。”

    女孩的眼泪突然涌出来,顺着眼角的皱纹滑进枕头里,像两滴迟到的露水。“爸爸……” 她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他说会来接我的。”

    阿春握住她冰凉的手,掌心的伤疤硌得小雅瑟缩了下。“他来了,” 她撒谎了,声音却很坚定,“他说你是最勇敢的孩子,比山上的松树还勇敢。”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小雅的手背上,像块融化的金子。阿春想起老李日记里的话:“找到第十七个了,小雅,爸爸快找到你了。” 原来有些承诺,是用命来兑现的。

    在昆明的日子像碗温吞的粥。阿春每天给小雅读日记,王磊则跑遍全城,给她买最好的巧克力。女孩的话渐渐多了起来,说她在妓院的日子,说那些打她的男人,说她偷偷藏起来的发卡,是用啤酒瓶盖做的。

    “我以为爸爸不要我了。” 她啃着巧克力,嘴角沾着褐色的糖霜,像只偷吃的小松鼠。

    阿春擦掉她嘴角的糖霜,突然想起自己枕头下那颗化掉的水果糖。“爸爸一直在找你,” 她指着地图上的红点,“这些地方,他都去过。”

    小雅的手指划过那些红点,突然停在澜沧江的位置。“这里,” 她的声音低下去,“我见过他。”

    阿春的心跳骤然停了半拍。“什么时候?”

    “去年冬天,” 小雅的眼睛亮起来,“他扮成渔夫,在江边卖鱼,给我塞了张纸条,说等他来接我。”

    纸条上画着颗五角星,和日记里的一模一样。小雅把它藏在鞋底,直到被发现,打得差点死掉。“可我知道,爸爸会来的。” 她的声音带着骄傲,像在说世界上最厉害的英雄。

    王磊推门进来时,手里拿着件崭新的连衣裙,粉色的,上面绣着朵百合。“给你的,” 他挠了挠头,“医生说你恢复得很好,下个月就能出院了。”

    小雅摸着裙子上的百合,突然哭起来。“我不配穿这么好看的衣服。” 她的肩膀抖得像风中的叶子,“我身上…… 全是脏东西。”

    阿春抱住她,闻到她头发里的消毒水味,突然想起澜沧江的水。“洗干净了,” 她轻声说,“我们都洗干净了。”

    王磊别过头,肩膀微微耸动。走廊里传来其他病房的笑声,像串风铃,叮叮当当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离开昆明前,阿春去了趟瓦窑镇。山火后的土地长出了新的树苗,嫩绿色的芽苞像星星,缀在焦黑的枝干上。村口的老槐树也抽出了新芽,母亲的坟就在树下,没有墓碑,只有堆新土,上面插着束野百合。

    阿春跪在坟前,把平安绳解下来,系在树干上。红绸布在风里飘着,像母亲在对她笑。“妈,我找到家了。” 她的声音被风吹散,“这里,就是我的家。”

    回到山坳时,修路队已经撤了。新修的公路像条黑色的带子,从山坳一直延伸到天边。救助站的铁皮房刷上了新漆,白得像医院的病房,女人们在菜地里唱歌,声音脆得像山涧的泉水。

    “阿春回来了!” 金花跑过来,旗袍换成了工装裤,大腿上的牡丹被布遮住了,“快来看,我们给你留了好东西。”

    铁皮房的墙上,挂着块崭新的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澜沧江女子互助队”。金花指着黑板,笑得金牙闪闪:“以后我们不只是被救的,也要去救人。”

    黑板旁边,挂着老李的日记和阿春抄的烟盒纸,像面特殊的奖状墙。阿春摸了摸那些纸页,突然想起王磊说的话:“路通了,孩子们就能去上学了。”

    王磊的工程队在山口立了块碑,上面刻着***的名字,还有其他在反拐行动中牺牲的人。阿春带着小雅去献花,女孩把亲手绣的五角星别在碑上,轻声说:“爸爸,我回家了。”

    澜沧江的水在山脚下流淌,清得能看见水底的卵石。阿春站在江边,看着自己的倒影,齐耳短发长长了,额角的淤青变成了浅褐色的疤痕,像片小小的枯叶。

    王磊从身后抱住她,工装裤上还沾着机油。“下个月,我来接你。” 他的声音带着柴油味,“去拉萨,我带你看布达拉宫。”

    阿春望着远处的桥,汽车在上面来来往往,像群忙碌的蚂蚁。她想起老李撑着竹筏消失的背影,想起母亲说的 “挣大钱”,想起弟弟手里的矿石,原来有些路,是需要很多人一起修的。

    夜里,她做了个梦。梦见澜沧江的水变成了牛奶,女人们在江里洗澡,洗去了满身的伤疤。老李站在竹筏上对她笑,军绿色的背影越来越亮,最后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小雅和弟弟在岸边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像只展翅的蝴蝶。

    醒来时,阿春摸出枕头下的矿石,在月光下亮晶晶的,像块凝固的星星。她把它放进铁皮盒,和老李的日记放在一起。

    窗外的野百合又开花了,白色的花瓣在风里轻轻摇晃,像只不肯熄灭的灯笼,照亮了山坳里的夜。

    阿春蜷缩在骆驼堆里,第六根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帆布缝隙。沙暴来临时,驼队正停在废弃的检查站,锈迹斑斑的铁牌上 “友谊关” 三个字被风沙啃得只剩个 “友” 字。

    她闻到了不对劲的气味。不是驼粪的酸馊,也不是商队头领库尔班身上的羊油味,而是一种混合着消毒水和血腥的甜腻气,像极了去年冻死在戈壁上的那个沙俄女人身上的味道。

    “小姑娘,把这包东西藏好。” 库尔班粗粝的手掌拍了拍她的后背,递过来个油布包。阿春的指尖触到包角的硬物,像支注射器。她想起上周在检查站,穿制服的男人就是用这东西扎进了一个想逃跑的女人胳膊。

    沙粒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