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99章 谷中(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西域的第一场雪落进焉耆粮仓时,苏明轩正蹲在玉仓前,看着底层的蛇形矿脉图出神。图上的“泉眼之母”被红玛瑙标出,位置在帕米尔高原的冰川下,像颗藏在雪地里的心脏。粮仓外传来驼铃声,是疏勒商人带来的急报:冰川附近的牧民说,最近总在夜里听见冰层下有“咚咚”声,像有人在敲冰,还看到过绿色的光从冰缝里渗出来。“柳姑娘说那是地热。”商人搓着冻红的手,往炉子里添了块和欢谷的秸秆炭,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他脸上的皱纹忽明忽暗,“可牧民们怕啊,说那是‘谷中鬼’在刨冰,要把泉眼的水都引走。”
柳氏正在检查粮仓的防寒措施,用和欢谷秸秆编成的草帘厚得像棉被,裹在仓壁上,连风都钻不进来。“哪有什么鬼,”她拍掉手上的草屑,指着墙角的温度计——那是苏明轩从长安带来的西洋玩意儿,水银柱稳稳地停在恒温区,“是矿脉的热气在冰下流动,敲冰声是热胀冷缩的动静。”
话虽如此,夜里粮仓还是出了怪事。守仓的老汉说,三更天时,看到谷堆里站着个影子,很高,穿着破烂的盔甲,手里拄着根长矛,矛尖上挑着颗谷穗,穗粒是黑的。“我喊了一声,影子就钻进谷堆里不见了。”老汉的手还在抖,怀里揣着块玉佩,是于阗玉仓的仿制品,据说能驱邪,“第二天检查谷堆,真发现了些发黑的谷粒,像被什么东西啃过。”
苏明轩让人把发黑的谷粒收好,送去给王院判检验。王院判的医帐里,正用显微镜观察那些谷粒,发现外壳上有细小的齿痕,不是老鼠咬的,更像某种昆虫的颚印。“这是‘噬谷虫’,”他指着显微镜下的虫蜕,“以前只在西域的古墓里见过,以陈年谷种为食,怎么会出现在新谷仓里?”
虫蜕的颜色泛着金属光泽,用银针一挑,竟拉出根极细的银丝,与蛇形兵符的材质相同。“是从矿脉里钻出来的。”柳氏突然想起玉仓底层的矿脉图,“泉眼之母的位置,肯定有个古墓,虫是从墓里出来的。”
帕米尔高原的冰川下,果然藏着座古墓。墓室的石门上刻着凤主母族的蛇纹,与兵符上的纹路完全吻合。苏明轩带着亲兵凿开冰层进去时,看到墓室中央摆着个巨大的石棺,棺盖缝隙里渗着黑色的粉末,正是老汉看到的黑谷粒。
“小心,”柳氏拦住想掀棺盖的亲兵,“这粉末有毒,是噬谷虫的粪便,混着鬼稻的孢子。”她让人用和欢谷的秸秆灰铺在地上,粉末遇灰立刻变成绿色,像被点燃的磷火。
石棺里没有尸体,只有个青铜匣子,里面装着卷兽皮地图,标注着西域所有鬼稻母本的埋藏点,每个点旁都画着只噬谷虫。“这是凤主当年留下的,”苏明轩展开地图,发现最密集的埋藏点在蛇穴谷,“她怕鬼稻母本被人毁掉,用噬谷虫看守,虫以谷种为食,又能传播孢子,真是阴毒。”
更可怕的是,匣底刻着行字:“冬藏满,虫噬仓,一粒黑,万仓荒。”王院判立刻明白了:“噬谷虫能在谷堆里冬眠,开春后会大量繁殖,啃食和欢谷,还会把鬼稻孢子带到新谷种里!”
清理古墓的同时,柳氏让人在所有谷仓里撒上抗生菌粉末。这种改良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