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99章 谷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菌体能吸引噬谷虫,却不会被它们啃食,反而能在虫体内繁殖,让虫失去繁殖能力。“就像给虫子做绝育手术,”她看着菌粉在谷堆里慢慢扩散,“比直接杀死它们更彻底。”

    乌孙的姑娘带着牧民们用秸秆编织防虫网,网眼细密,正好能挡住噬谷虫。“针娘的信里画过这个,”姑娘指着网眼的纹路,“说是照着泉眼的水纹编的,虫子钻不进去。”她们还发明了“虫鸣器”,用掏空的谷秆做成,吹响时发出的频率能驱赶噬谷虫,声音像极了和欢谷在风中的摇曳声。

    龟兹的乐师们把防虫网的纹路编成了乐谱,弹奏时真能让谷仓里的噬谷虫往外爬。“这叫‘驱虫谣’,”乐师首领拨动琴弦,“以前用琵琶鼓舞士气打仗,现在用它保护粮食,倒也不算辱没了手艺。”

    于阗的玉匠们在玉仓外雕刻了座石碑,上面刻着噬谷虫的样子和防治方法。“要让子孙后代都记得,”老玉匠说,“守粮比守玉难,得时时上心。”石碑的底座是块巨大的吸风石,能吸附谷仓周围的湿气,让噬谷虫难以生存。

    疏勒的商人把所有运输谷种的骆驼都挂上了香囊,里面装着和欢谷的秸秆灰和硫磺,既能驱虫,又能标记路线。“只要跟着香囊的味道走,就不会走错粮仓。”商人的账本上,多了一页“防虫开销”,记录着各国购买抗生菌和防虫网的账目,最后写着“皆记账上,秋收后用新谷抵”。

    王院判的医帐成了临时的“虫情站”,每天都有各地送来的噬谷虫样本。他在样本瓶上贴满了标签,标注着虫的大小、颜色、活跃度,像在给虫子写“病历”。“你看这只,”他指着一只行动迟缓的虫,“吃了抗生菌的孢子,已经快不行了。”药箱里的抗生菌样本,此刻成了最珍贵的“药”。

    雪停的时候,最后一批噬谷虫被清理干净。苏明轩站在蛇穴谷的古墓前,看着亲兵们用水泥封死墓门,水泥里混着大量和欢谷的秸秆灰。“这样就再也爬不出来了。”他拍了拍封死的墓门,上面的蛇纹被灰浆覆盖,只露出半截,像条被冻僵的蛇。

    柳氏把青铜匣子里的地图烧成了灰,撒进泉眼。“让这些阴谋,都变成滋养谷种的肥料吧。”泉眼的水面泛起涟漪,映出她身后的人影——是针娘的轮廓,正弯腰往水里撒着什么,细看竟是些金黄色的谷种,落水后立刻长出嫩芽,顺着水流往西域的方向漂去。

    回粮仓的路上,苏明轩看到每个谷仓的门口,都挂着串和欢谷的干穗,穗粒饱满,在风中轻轻摇晃。守仓的老汉说,这是“镇仓穗”,能保佑粮食平安过冬。他还说,夜里偶尔能听见谷堆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不是虫子,是谷种在悄悄生长,等着开春破土。

    “你说,针娘会不会也在哪个谷仓里?”柳氏突然问。苏明轩望着远处连绵的粮仓,在雪地里像一串珍珠,突然笑了:“她在不在都一样,这些谷仓,这些谷种,早就把她想说的话,都种进每个人心里了。”

    夜色渐深,焉耆的主粮仓里,玉仓上的红宝石谷穗在月光下闪闪发亮。粮仓外,噬谷虫的鸣叫声已经消失,只有风吹过秸秆帘的“沙沙”声,像无数粒种子在轻轻呼吸,等待着春天的召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