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太极八卦,气劲光墙(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破晓的晨光撕裂天际云海,为武当金顶镀上一层神圣的金辉。宋远桥踏着朝露而来,脚步却在崖边倏然凝滞。
“嗡——!”
“嗡~嗡!”
一声声沉闷到极致的爆鸣,在金顶骤然响起。
他抬首望去,只见‘曾阿牛’的身影,沐浴在初升的紫气之中,正演练着拳架。
不同于往日的平静无波。
此刻的他,举手投足间,竟牵引着一种玄奥莫测的律动。
一招一式,不再是单纯的筋骨发力,而是自然而然地裹挟、撕扯着周遭的空气。
每一次拳掌推出,前方的空间都发出一声清晰可闻的沉闷爆鸣,宛若闷雷在空谷中炸响!
仿佛一尊神祇,正以天地为画卷,肆意挥洒着沛然莫御的伟力。
这是……席卷四野,吞吐天地的宗师气象?!
“小友,你........”
宋远桥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大小,他何其毒辣,一眼就明了,这是冲开了任督二脉。
但他还是忍不住心中震撼,喉头发干,声音嘶哑:“你贯通天地之桥了?”
太快了!
快到荒谬!快到让人绝望!
他才上武当才多久?
满打满算,不过半年光景。
半年,走完了别人,不,走完了整个大明江湖无数惊才绝艳之辈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道路。
现今明面上划分的武道境界:
武道第一境,是为后天!食后天五谷精微,纳天地浑浊之气,内壮脏腑,强健体魄,打下坚实根基……
武道第二境,是为先天!外练筋骨皮膜,坚逾金石;内炼丹田一口气,绵长不绝。锤炼精神,凝聚真气,气行周天……
武道第三境,是为宗师!精气神三者饱满,身强神足,以真气冲开任督二脉,贯通天地之桥!能汲取稀薄的天地元气为己用,一招一式,宛若天地涛涛之势,沛然大力,开山裂石……
大明江湖六十载,能臻至此境者,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哪一个不是天纵奇才,日复一日,穷尽大半生心血,日复一日,这才堪堪冲开玉枕关,侥幸功成?
便是他宋远桥自己,也是在耄耋之年,气血将衰未衰之际,才拼着一口气冲破任督二脉,勉强贯通了那座天地之桥。
而眼前之人……
“嘶——!这个曾阿牛……”
宋远桥死死盯着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庞,心中震撼莫名:“他,他到底是何来历……?!”
然而,王三丰对于宋远桥山崩海啸般的内心活动,恍若未觉。
他缓缓收敛了周身激荡的气劲,天地间的爆鸣与律动随之平息,一切重归宁静。
而后。
王三丰轻轻摇了摇头,眉头微蹙,脸上流露出的竟不是突破后的欣喜,而是一种近乎挑剔的不满:
“大明武道,汲取天地元气的手段,实在是太粗糙了!”
“呃!”
这一句话,如同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宋远桥的天灵盖上。
他满腔的震撼、疑问、惊惧,瞬间被这句话砸得粉碎。
只剩下愕然,以及随之涌起的,被冒犯的怒火。
宋远桥的脸色由白转青,最后化作一片铁青。
“哼,大言不惭!”
一声冷哼,蕴含着宗师的尊严与身为前辈的薄怒。
宋远桥拂袖转身,再也不看王三丰一眼,带着一肚子无处发泄的憋闷,径直下山而去。
王三丰无暇顾及宋远桥的离去,他的心神,早已沉浸在更深远的层面。
打破玄关,贯通天地之桥。
这在大明江湖武者眼中,或许已是武道尽头,是一生荣耀的终点。
但对他王三丰而言,这不过是漫长道路上一个微不足道的临时驿站。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开始。
“大明这真气内力,汲取稀薄的天地元气为己用,一招一式,宛若天地涛涛之势,沛然大力,开山裂石……”
“但是,也是因为尚存天地元气的缘故,这大明武道太注重真气与内力了,对于肉身的打磨远不及后世。换而言之,大明武道,大而不强……”
“而后世武道,因天地绝灵的缘故,着重于肉体的开发……”
“如果能将两者结合……”
王三丰眼神一亮,他要着手熔炼自身武技了。
自接收这座武林之精华,完善‘炁’道功法,再借由‘雷火炼金殿’重塑真炁,他走的本就是一条与此世截然不同的道路。
如今打通天地之桥,‘炁’道大成,‘精气神’三元鼎足而立,已然稳固。
那么相应的,原先传承自后世国术时代的一切武术招式,就必须进行一场彻头彻尾的革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