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太极八卦,气劲光墙(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他要将那些纯粹的杀伐之术,进一步的开发、升华、熔炼,使之能完美承载‘炁’的运转,方能发挥出国术招式之威力。
国术之魂,需配上真武之躯,方能真正绽放其璀璨光华……
他将目光投向了父亲王超的太极拳,及母亲唐紫尘的八卦掌。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他早已得其太极、八卦之精义。
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物极则变,变则化通。太极,乃动静之机、阴阳之母!
八卦,则在万事万物的简易、变易之纷繁复杂之中寻不易。以变易寻不易,再以不变应万变!
站在两尊武道龙蛇的肩膀之上,他自然能看的更远,得的更多。
他要以太极为里,八卦为表;太极为式,八卦为招。熔炼出一套包罗万象,却又匹配‘炁’道内力的武学经典。
........
武当,金顶。
云海翻腾,仙气缭绕。
王三丰屏气凝神,掌尖微垂,全身肌肉筋骨处于一种半松半紧的柔和状态。
一旁,被宋远桥安排上来,名义上是照料王三丰,实际上是期许王三丰能传其一招半式的宋青书。好奇的望着这名就连父亲都凝重对待,甚至不惜将金顶封闭,供其修炼的神秘青年。
却见这青年虽静立不语,却自有一番渊临岳峙的宗师气度。
王三丰脑海中回忆着父母的一切,神色慢慢趋于平和,心境澄澈如明镜。
双臂自然环抱,仿佛拥抱着天地间的无形之气,随后,双手缓缓推出。
一套太极拳,在他手中行云流水般舒展,没有丝毫刻意,只有一种浑然天成,仿佛这套拳法本就该如此演练。
宋青书虽然年纪尚小,但自幼浸淫武当太极功,对太极之道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
当他看到王三丰演练太极时,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惊异感。
这太极,与他所学的完全不同!
武当太极功追求势大、力沉,气势磅礴浩大,威力无穷!
而眼前这人演练的太极,却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一招一式,都带着一种云卷云舒般的流畅与自然。
他的动作,不像是习武,更像是人体最自然的舒展与律动,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摆臂,都仿佛与天地脉搏同步。
舞动间,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
这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平和,一种极致自然的心境体现。
宋青书望着王三丰的身影,心中震撼莫名。他甚至能想象出,此人此刻从头到脚,每一寸血肉筋骨,定然都处于一种极致的柔和与和谐状态。
那是人体最健康,最巅峰的完美状态。
王三丰并没有强求真‘炁’按照最优方式运转,反而依乎天时,顺其自然。通过太极拳的引导,以身体的运动带动内力,让体内的新生的‘炁’道内力,自然流转。
身体中的‘炁’流转的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和谐,仿佛在肉体中打开了一眼泉眼,每时每刻都在滋养他,给他提供不竭的精力。
与寻常武林人士催动、提气内力不同,他的‘炁’道内力更像是身体本身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在运转,没有所谓的“运功”状态,只有一种持续不断的滋养与强大。
太极的圆融无碍,八卦的纷繁变化,在他身上逐一流转。举手投足间,皆是浑厚的拳意自然流淌,与天地相合。
在这种完美和谐的状态下,他的脑海前所未有的清明澄澈,念头转动间,过往修行中的诸多滞涩与疑惑,竟如冰雪消融般豁然开朗。
“阴阳太极,道穷则变……这便是宇宙至理,也是武道至理!”
“天地是一大太极,人身是一小太极,太极本源一体。因执着于大小,执着于心意,才有了内外之分、你我之别。”
“若能放下这颗‘辨别心’,拆掉这堵定内外的围墙,让人这‘小太极’重新融入宇宙的‘大太极’,既无‘人身’之执念,那便是……真正的天地身!”
“天地既无尽,人身岂有尽;尽去诸般相,天人始合一。从此天地自然,一切能量,天雷水火,地风山泽,都可以当做我的补充。”
“这才是‘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天地’的终极奥秘!”
当王三丰心灵清明澄澈,了悟一切之间。
他体内的‘炁’自然而然的打破身体界限,透体成罡气,随着王三丰的拳意流淌,在空中画出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圆。
然后在他的招式演化之下,气劲泛起涟漪,以肉眼可见的形成了一道精美绝伦、繁复复杂的太极八卦巨大气墙。
“这.....这......”
宋青书惊骇的揉了揉眼睛,确定不是幻觉后,骇然无比。
只见那面气劲涟漪以太极阴阳为核,内劲在其中螺旋运化,形成圆形气劲场,气场边缘,八股劲力流转变化,暗含八卦,最终形成淡青色的“太极八卦”气劲光墙。
白中有黑,黑中有白,阴阳鱼交尾旋绕。整个“太极八卦”气劲光墙,就那样凭空竖立在王三丰身后。
一眼望去,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深邃道韵,仿佛凝聚了天地间的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