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烧掉的账本(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那片由灰烬构成的字迹悬浮在空气中,带着一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静谧与诡异,仿佛是对物理法则最沉重的嘲讽。苏晚萤的大脑一片空白,科学的堤坝在眼前这超自然的一幕前瞬间崩塌。
她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要触碰那些由死亡与火焰共同书写的文字,指尖却只穿过了一片虚无的微尘。
她猛地后退一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这不是幻觉。
实验室的精密传感器忠实地记录了刚才发生的一切:空气中碳颗粒的异常悬浮、特定的形态排列、以及那转瞬即逝的微弱荧光。
她的目光扫过实验台,落在了那沓厚厚的火灾档案上。
一个疯狂的念头如闪电般劈开了她混乱的思绪。
静音协议。
七年来,所有与这份协议沾边的人,似乎都与火有着不解之缘。
档案员办公室的意外失火,调查记者的私人信件被焚,核心成员的电子设备被集中焚化处理……每一次销毁都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但现在想来,那些结案报告中总会有一句语焉不详的备注:“现场灰烬有异常聚拢痕迹,疑为气流影响。”
气流?不,那不是气流。那是执念在咆哮。
苏晚萤立刻冲到质谱分析仪前,小心翼翼地收集了实验台上残留的灰烬样本。
她颤抖着手将其放入分析腔,启动了设备。
屏幕上,数据流疯狂滚动,一条条光谱线跳跃、分离、重组。
几分钟后,一份元素构成报告生成了。
碳、氧、氢……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成分。
但在图谱的末端,一个微小的峰值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磷光物质,其分子结构……苏晚萤调出另一份资料库,那是她之前研究人体在长期极端焦虑状态下神经系统分泌物的项目数据。
两条曲线,惊人地相似。
她死死盯着屏幕,一种前所未有的战栗从脊椎窜上头顶。
她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那些被隐瞒的语句,本身就承载了书写者、阅读者、以及被迫沉默者强烈的精神印记。
而火焰,这种最彻底的毁灭形式,非但没能抹去它们,反而像一个催化剂,将这些残留的精神能量从物质的束缚中剥离、激发、放大。
毁灭行为本身,成为了执念显形的仪式。
火烧账本,不是为了让字消失,而是为了让它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地“活”过来。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端,阿彩站在废弃公交站的中心。
她面前,一个用砖块和铁丝网搭起的简易火堆里,堆满了她从各处搜集来的、与“静音协议”相关的隐瞒语句复印件。
广场上影子招供的那一幕,让她意识到被动的等待毫无意义。
有些沉默,需要用更决绝的火焰来打破。
她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喷雾罐,对着脚下的水泥地喷涂起来。
银灰色的涂料迅速覆盖了地面,在昏暗的光线下,隐约能看到一个巨大的“启”字基底。
这不是普通的涂料,里面混合了她用特殊方法提取的神经结晶,一种能与残留精神频率共鸣的导电介质。
一切准备就绪。
阿彩划燃火柴,在将其扔进纸堆的前一刻,她按下了口袋里一个小型震D器的开关。
嗡鸣声微不可闻,但其释放的频率,却与她之前从小舟那里得到的周工脑波残余数据完全同步。
火苗触及纸张的瞬间,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腾起橙黄色的火焰。
火势骤然一滞,随即爆开一团幽蓝色的光焰,仿佛地狱之火降临人间。
周围的空气瞬间变得粘稠而冰冷。
那些纸张在蓝火中迅速碳化,但生成的灰烬却没有随热浪飘散,反而像受到了无形力量的牵引,如同一群苏醒的蜂群,盘旋着、凝聚着,在半空中缓缓拼出了一行清晰的文字。
“我亲手烧了林秋棠的预警报告——档案员李某。”
这行字带着一种死寂的控诉,悬浮在空中。
紧接着,更多的灰烬升腾而起,第二句、第三句供述接连浮现,每一个名字、每一桩罪行,都曾是深埋在黑暗中的秘密,此刻却被火焰一笔一划地公之于众。
周围原本抱着好奇心围观的零星路人,爆发出惊恐的尖叫,连滚带爬地四散逃开,仿佛看到了魔鬼的布道。
阿彩却静静地站着,任凭那幽蓝的火光映照在她平静的脸上。
她抬起左臂,那里的刺青正灼热发烫,原本的图案渐渐扭曲、重组,最终化为一行新的字迹:“火不灭,言不止。”
城市的电力监控中心,小舟的耳机里传来刺耳的警报声。
屏幕上,一张巨大的城市能源监控图上,一个红点正以不祥的频率疯狂闪烁。
那代表着异常的负荷波动,源头直指市殡仪馆的地下冷藏区。
“不可能,”他喃喃自语,“冷藏区的能耗应该是恒定的。”他迅速调取了该区域过去三小时的详细数据,心脏猛地一沉。
冷柜的耗电量在三小时内激增了百分之三百,更诡异的是,那波动的频率曲线,他无比熟悉——与林秋棠临终前,监测仪上记录下的最后一段呼吸曲线,完全一致。
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他。
他抓起外套,立刻驱车赶往现场。
绕过正门,他从一处通风管道潜入了冰冷的地下。
冷库里,一排排不锈钢冷柜静默地矗立着,寒气逼人。
他根据能源图的定位,找到了功率异常的那个柜子,标签上写着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