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我还没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沈默站在生态园废墟中央,指尖仍残留着低温舱玻璃皿的凉意。

    月光被云层割裂成碎片,洒在石碑斑驳的表面,他望着"沈默"二字从碑底缓缓爬升,喉结动了动——那不是镌刻,更像某种契约的墨迹在渗透。

    呼吸间,铁锈味的风灌进鼻腔,他忽然想起解剖台上那些被污染的尸斑,原来所谓"超自然",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病理反应。

    舌尖的硬结又胀大了几分,吞咽时像有碎玻璃在刮擦喉管。

    他伸手按住后颈,那里的皮肤正随着石碑的震颤微微发烫——这具被"登记"的躯体,正在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证物箱。

    但他没有后退,反而从白大褂内袋摸出证物袋,透明塑料袋里,杜志远的脑干提取液在月光下泛着浑浊的黄。"既然开口不可避免,"他对着石碑轻声说,声音被风扯碎又重组,"那就让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为解剖刀。"

    不远处传来金属摩擦声,将他的注意力暂时拉向广播塔方向。

    苏晚萤靠在倾斜的塔基上,浅色大衣沾着水泥灰,颈间的"活体证物链"像颗微型星子在闪烁。

    她忽然抬头,指尖猛地攥紧胸前的银链——新浮现的文字不再是扭曲的忏悔,而是"会议前十七分钟,杜志远进入会议室"。

    这个时间点从未出现在任何监控记录里,她的瞳孔骤然收缩,迅速从帆布包里抽出城建平面图,纸张边缘被夜露打湿,泛着毛边。

    "电梯井。"她对着图纸喃喃,指甲在"B3层电梯机房"的位置抠出一道浅痕。

    电力日志显示那段时间供电有0.3秒的波动,监控盲区恰好覆盖电梯轿厢顶部——残响在推演,在补全,像个试图还原现场的实X法医。

    苏晚萤咬破食指,血珠落在图纸上,她蘸着血在空白处写:"若记忆可推演,则谎言亦可逆向爆破。"随后摸出随身携带的外科缝线,将一张写满沈默尸检数据的便签纸缝进大衣内衬。

    针脚歪歪扭扭,刺破指尖的疼让她清醒:得留个不受肉体侵蚀的外置载体,就像给手机装个防摔壳。

    "沈老师,"身后传来含糊的轻唤。

    小舟盘坐在供水管网接入点旁,双手仍攥着振动传感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的聋哑让他更擅长捕捉次声波的震颤,此刻传感器在掌心发烫,数据流里的法医学术语越来越精准,甚至开始模仿沈默的声线——第三十七次重复"尸体是最诚实的证人"时,连尾音的气声都分毫不差。

    "误差才是真实的痕迹。"小舟突然想起沈默在解剖室说过的话。

    那时他们在分析一具溺亡者的胃内容物,沈默指着显微镜下不规则的硅藻形态:"完美的复制是伪造,真实的世界总带着毛刺。"他闭了闭眼,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原本追求清晰的编码逻辑被打破,次声脉冲里混入了0.01秒的延迟,模拟人类说话时的犹豫,又加入0.03分贝的杂音,像极了吞咽口水的响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