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桃源村牛马车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简单的棚子,摆上几条长凳,以后村里人去县城赶集,就在这里等车、上下车。大榕树底下阴凉,等车的人也舒服。”

    谢长河听得连连点头,飞快地记录着。

    谢广福继续规划:“还有,别忘了将来。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牛车。”

    他在牛车场边缘画了几个桩子,“这里预留出位置,埋设一些坚固的木桩或者石桩,作为以后拴马之用。等村里条件更好了,说不定会有马匹和马车,或者有客商骑马来访,都需要停靠的地方。”

    谢长河忍不住赞叹:“广福哥,你这想的也太周到了!连拴马桩都想到了!这哪是牛棚,这简直是我们桃源村‘牛马车站’啊!”

    谢广福笑了笑:“既然要做,就尽量一步到位,免得以后反复折腾。关于牛车的运营,我也有些想法。”

    “广福哥你说。”谢长河竖起耳朵。

    “首先是赶集专线。”

    谢广福说,“现在条件有限,云槐县每逢二、五、八赶大集,我们的‘公交牛车’一天往返一趟。早上辰时从村里发车,末时左右从县城返回。这样既能满足大家赶集需求,也不至于让牛和车夫太劳累。”

    “车夫人选呢?”谢长河问。

    谢广福早已考虑过:“村头的王老五,你觉得怎么样?”

    “王老五?”谢长河想了想,“他腿脚是不太利索,但年轻时确实给大户人家养过牛、赶过车,经验是有的。而且为人老实本分。要不是那一年上山被摔断了腿,家里也不至于那么难,这些年他一个人带三个儿子,确实不容易。”

    “对。”

    谢广福点头,“他虽然坡脚,但赶车、喂牛这些活计影响不大。重要的是他有经验,责任心强。你再去问问他的三个儿子,王耿、王川、王也,都是踏实肯干的小伙子。如果他们愿意,可以让他们家试着承包这个活。王老五负责总体照料牛只和调度,三个儿子轮流赶车。这样既给了王家一条稳定的生计,我们也放心。工钱就按之前议定的,从公账出。”

    谢长河一边飞速记录,一边说:“好!我明天一早就去王家问问,他们肯定乐意!”

    “嗯。”谢广福补充道,“牛马车站的建设,尽快安排人手动工。材料就用村里现成的木材和青砖,把基础框架搭起来,具体的建造细节,你可以让三河帮你,他最近跟我学了不少,正好实践一下。”

    “太好了!有三河帮忙,我心里更有底了!”谢长河高兴地说。他现在对谢广福佩服得五体投地,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精妙的规划,更是因为他对村民生活的细致关怀和村里建设的深谋远虑。

    “广福叔,你休息吧,我这就去按你说的准备!材料到位后我直接找三河帮忙,然后全力建牛马车站!”谢长河卷起长桌上的地图,信心满满地告辞了。

    谢广福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喝了口已经微凉的茶,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

    这一天天的,可要操心死他了,还好现在家里建房有锋哥儿盯着,清川桥也有谢长河和谢三河能顶半边天。

    不过这些点点滴滴的规划与建设,仿佛是在亲手绘制一幅桃源村未来的美好画卷。

    虽然忙碌,但看到村子一天天变得更好,村民们的生活更有盼头,这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

    他再次揉了揉眉心,心想:等忙过这阵,新房子盖好,也许真能轻松些吧?

    不过,看着眼前这蓬勃发展的势头,这种“忙碌”,反而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