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舌战群儒!你的知识库该更新了!(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子放在桌上。“这是经过改良的高产小麦种子。按我的方法种植,亩产能达到800斤。”
“800斤?”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惊呼。
现在的亩产才230斤,800斤岂不是翻了三倍多?
马德福第一个跳起来反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这是吹牛!”
“是不是吹牛,试试就知道。”李卫国淡淡地说,“我可以提供种子和技术,选一块试验田,当着大家的面种给你们看。”
刘书记眼睛一亮:“这个提议不错。”
“刘书记!”马德福急了,“这小子就是在胡说八道!哪有什么800斤的小麦!您可别被他骗了!”
李卫国看着马德福,忽然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马局长,您知道美洲那边的玉米,亩产能达到多少吗?”
“这…我哪知道那么远的事。”马德福被问得有些发懵。
“1200斤。”李卫国报出一个数字,“而且这还不是他们的最高纪录。为什么同样是玉米,咱们这里只能产300斤,人家却能产1200斤?”
他环视会议室一圈,最后目光落在马德福身上。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农业技术,还停留在石器时代。”
马德福被这话刺激得差点跳起来:“你放屁!我们的技术…”
“您的技术?”李卫国打断他,“马局长,您知道什么叫'杂交育种'吗?知道什么叫'滴灌技术'吗?知道什么叫'土壤检测'吗?”
一连三个问题,问得马德福哑口无言。
李卫国继续说道:“杂交育种,就是让不同优良性状的作物杂交,培育出更高产、更抗病的新品种。我手里这几粒种子,就是用这种技术培育出来的。”
他拿起一粒种子,放在掌心展示给大家看。
“滴灌技术,是精确控制水分供应,避免浪费,提高利用效率。土壤检测,是分析土壤成分,缺什么补什么,不再盲目施肥。”
每说一项技术,会议室里的人就更震惊一分。这些概念对他们来说完全是闻所未闻。
刘书记忍不住问:“小李,这些技术,你都掌握了?”
“基本原理都懂。”李卫国点头,“具体实施起来,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但绝对可行。”
马德福脸色铁青,但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这些技术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而且李卫国说得头头是道,不像是胡编乱造。
这时,工业局的张局长忽然开口:“小李,如果真能实现你说的效果,需要什么条件?”
李卫国早就准备好了答案:“三个条件。第一,给我一个试验田,让我证明技术的可行性。第二,给我一个化验室,用来检测土壤和培育种子。第三,给我几个有文化的年轻人当助手。”
“就这些?”张局长有些意外,“不要设备?不要资金?”
“暂时不需要太多。”李卫国摇头,“技术才是核心,设备可以因地制宜。”
刘书记沉思了一会儿,忽然拍板:“好!我批准你的试验计划!”
马德福彻底急了:“刘书记,您可要慎重啊!这小子就是在吹牛!万一失败了,浪费的是国家资源啊!”
“失败又怎样?”刘书记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现在这个样子,再坏还能坏到哪里去?”
这话说得马德福脸上火辣辣的。
刘书记转向李卫国:“小李,我给你三个月时间。如果真能证明你的技术有效,市委全力支持你推广。但如果失败了…”
“如果失败了,我自动离开轧钢厂,再也不碰农业。”李卫国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