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帷幕旁的旁观者(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刑警拿出警官证在他眼前快速晃了一下:“公安局的,想了解一下咱们剧院舞台设备的情况。您在这里是负责什么的?”“哦,我不是剧院的人,”陈浩回答得十分自然,他将工具箱换到另一只手,仿佛是为了更方便交谈,“我是‘捷科设备维护公司’的,定期过来给这几家老剧院做保养。液压升降台、钢丝绳吊杆、轨道这些。”他语气坦诚,甚至带着点技术工人谈到自己专业领域时的实在劲儿,“警官你们是想问……”
“最近有没有采购或者使用过一种特制的、性能很高的润滑油,闻起来有点甜腻感?或者一种强度特别高、几乎透明的纤维绳索?”刑警照着本子上的重点线索询问。
陈浩皱起眉头,伸出那只沾着碎屑的手挠了挠额角,像是在努力回忆,然后很肯定地摇了摇头:“特制的油?那没有。剧院预算紧,我们都是用厂家指定的通用型号,便宜又好采购。您说的那种带甜味的高级油……没听说过。”他顿了顿,看向刑警,“至于那种透明的纤维绳……吊装布景用的都是钢丝绳,承重可靠。您说的那种,像是高科技玩意儿,得是大型魔术表演或者电影特效才用得起吧?我们这儿可没有那种东西。”他语气里带着点对“高级玩意儿”的遥远距离感,显得无比真实。
他甚至还略显热心地补充了一句,用下巴朝后台深处扬了扬:“最里面有个旧仓库,堆了些十几年前淘汰下来的老零件和工具,灰尘积得老厚,不知道有没有你们要查的老东西。需要的话,我可以带你们去看看?”他的表情自然,眼神平静,没有任何闪烁,一种愿意配合、但希望不要耽误太多时间的普通工人姿态。
刑警看了看那幽深黑暗、仿佛堆满废弃时光的仓库方向,又看了看眼前这个一脸朴实、对答流利的维修工,摆了摆手:“不用了,谢谢师傅,我们就例行问问。您忙您的。”
“哎,好嘞。有事再叫我。”陈浩点了点头,重新提起工具箱,转身,步伐节奏未有丝毫改变,稳定地走向工具间,背影很快被后台交织的阴影吞没。整个交谈过程不到三分钟,自然、流畅、合情合理,没有留下任何值得在调查笔记上多画一笔的印象。他完美地扮演了一个与惊天大案毫无关系的、世界里的背景人物。
几乎就在陈浩身影消失于后台的同时,张涛正从曙光剧院散场后的观众厅侧门走进来。他刚结束了对附近另一个单位的排查,顺路过来看看这边的进展。剧院观众厅空旷而阴暗,成千上百个蒙着深色防尘布的座椅如同沉默的听众,空气里凝固着灰尘、旧木头和一丝残留的香水气味。他听着手下低声汇报着“没发现明显异常”的初步结论,习惯性地紧锁着眉头,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这个陈旧的空间。
他的视线掠过舞台,掠过侧幕条。就在那时,通过一道敞开的、连接后台的拱门,他看到一个穿着深蓝色工装夹克的背影,提着一个工具箱,正不紧不慢地走向后台深处那一片更浓重、更杂乱的光影里。
那个背影的步伐很稳,甚至有一种奇异的…从容感。一种与周围环境——老旧的剧院、略显焦躁的调查气氛、以及普通工人的常见步履——似乎存在一丝难以言喻的疏离感。那步伐里透出的冷静和控制力,与一个刚完成枯燥维护工作的普通技工,微妙地不符。
张涛的目光在那个即将消失的背影上停留了或许只有一秒。某种难以言喻的、源自无数次生死交锋与案件磨砺出的老刑警直觉,极其轻微地刺了他一下。那感觉极其微弱,飘忽得像一根被风吹动的蛛丝,冰凉,一掠而过,还没来得及捕捉其来源就消失了。
剧院经理此时恰好小跑着迎上前,脸上堆着客套而略显紧张的笑容:“张队长,您怎么还亲自来了?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全力配合……”
张涛转回视线,与经理握手,简短地交谈了几句,询问了一些常规问题。那瞬间的、几乎不存在的异样感,立刻被琐碎的具体事务、经理略带抱怨的絮叨以及现场并无实质发现的反馈所冲淡、覆盖,最终彻底遗忘在脑后。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就在刚才,与他仅仅相隔数十米、几乎处在同一空间下的,那个让他心力交瘁、苦苦追寻的、幽灵般的对手,不仅完美地在他下属的盘问中隐身,甚至与他本人,完成了一次真正的、历史性的擦肩而过。
猫鼠游戏早已在黑暗中无声开幕。而此刻,那只狡猾、冷静、傲慢到极致的老鼠,不仅就在猫的眼皮底下安然散步,甚至还停下来,凭借着无可挑剔的伪装,与猫的同伴进行了一场从容不迫的交谈,然后才悠然自得地,再次退场,融入了城市巨大而无尽的阴影帷幕之后。
舞台的幕布早已拉开,灯光已然聚焦。所有演员,包括那些奋力搜寻的追光者,皆已入场。惟独那位最重要的、隐藏最深的主角,却穿着群演的服装,站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带着一丝冷冽而满足的笑意,欣赏着这由他一手编排的、渐入佳境的序曲。警方精心拉起的保护网与侦查网,在他眼中,不过是舞台上增添悬念与张力的一道必要布景,使他的终场演出,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