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章淬火(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了汹涌的心疼。她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个折得整齐的牛皮本,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夹着三年前他们在大兴安岭画的草图,纸页边缘已经泛黄,上面有陈迹的批注:“10月 12日,正午雪色偏暖,加钛白调淡金”“10月 15日,寒林枝桠需带弧度,似抱雪而眠”,字迹力透纸背,还沾着一点当时的雪水痕迹。“老师,你看。”周苓把本子递到他面前,指尖轻轻点着批注,“这是你写的,你忘了吗?那天你冻得手指发红,还在雪地里给我改草图,说‘好的画,要让雪有呼吸’。”
陈迹的目光落在本子上,瞳孔微微收缩。他伸出手,指尖颤抖地拂过那些字迹,像是在触碰遥远的时光。纸页上的雪水痕迹早已干了,却仿佛还带着当年的凉意,顺着他的指尖,慢慢流进心里。
“还有这个。”周苓又从包里掏出一支旧毛笔——笔杆是紫檀木的,上面刻着“画魂”二字,是陈迹当年送给她的,“你说这支笔能养墨,能画出雪的灵气。上次我用它画《雪原?初霁》,你还说‘这雪活了,有你当年《雪落兴安》的劲儿’。”
陈迹接过毛笔,指腹摩挲着“画魂”二字,笔杆的温度从指尖传来,暖得他眼眶发潮。他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周苓为了帮他找合适的墨玉矿粉,在山里跑了三天,回来时鞋子都冻成了冰壳,却笑着说“找到最好的矿粉了,能画出你要的雪色”。
“老师,你不是才尽了,你是被他们的话绊住了脚。”周苓轻轻握住他的手,她的手心很暖,慢慢焐热他冰凉的指节,“《雪原》是我们一起种的树,现在风来了,我们不能看着它被吹倒。你心里的雪还在,你的笔也还在,只是需要再拾起来而已。”
陈迹看着她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丝毫怀疑,只有坚定的信任,像黑夜里的灯,照亮了他心里的灰烬。他喉结又动了动,突然抬手,用指腹轻轻擦去她眼角不知何时落下的泪——刚才他没注意,她的眼眶早就红了,却一直强撑着没哭。
“对不起。”他的声音软了下来,带着歉意,“让你跟着受委屈了。”
“我们是一起的,不是吗?”周苓笑了笑,眼泪却掉得更凶,“从拜你为师那天起,我就想跟你一起,把北方的雪画给更多人看。现在只是遇到点风浪,我们一起扛过去就好。”
陈迹没再说话,只是紧紧回握住她的手。雨声还在窗外响,却不像刚才那样刺耳了,反而像一首温柔的背景音。他站起身,拉着周苓走到画案前,把那支“画魂”笔递到她手里,又指了指那管没干的墨:“帮我研墨,好吗?”
周苓点点头,走到砚台边,加水、研墨。墨锭在砚台里慢慢转动,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在唤醒沉睡的灵感。陈迹站在她身边,看着她认真研墨的样子——她的头发还带着点雨气,垂在颊边,侧脸在微光里显得格外柔和。
墨研好时,窗外的雨渐渐小了,天也微微泛白。陈迹拿起“画魂”笔,蘸了浓墨,走到空白画布前。这一次,他没有犹豫,手腕抬起,笔尖落下——一道粗重却有力的墨线,从画布顶端斜斜划过,像雪原上隆起的山脊,带着凛冽的风骨,又藏着一丝暖意。
墨线在画布上慢慢晕开,周苓站在他身后,看着那道线,突然笑了。她知道,那个意气风发的陈迹,那个能在雪地里捕捉光影的陈迹,回来了。
陈迹放下笔,回头看向她,眼里重新燃起了光,像暴雨过后的朝阳,明亮却不刺眼。“等雨停了,我们再去一次大兴安岭。”他说,“去看雪,去捡松针,去把我们没画完的《雪原》,接着画下去。”
周苓用力点头,眼眶又红了,却笑得格外灿烂。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可画室里的空气,已经变得温暖而明亮。晨光从窗帘缝隙里透进来,落在画布上的墨线上,让那道黑墨泛出淡淡的光泽,像雪地里的第一缕朝阳,预示着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