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资本孤立的全球蔓延(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第95章:资本孤立的全球蔓延清晨六点,陆砚之的咖啡机发出一声疲惫的“嘀”,像极了学生答辩时被他问住后发出的哀鸣。
他没看那杯冒着热气的浓缩,手指已经敲在键盘上。屏幕右下角的财经插件刚跳出一条预警:星辰亚洲娱乐盘前跌幅再度扩大,韩元兑人民币汇率出现异常波动。
“小唐。”他头也不抬,“把《外资综艺注资变动表》调出来。”
小唐从门口探出半个脑袋,手里还举着那块写着“48小时倒计时”的亚克力板:“陆老师,我昨晚睡办公室了,就等着您这波操作。”
“行,算你敬业。”陆砚之扫了一眼表格,“看到没?原定跟赵氏残党合作的‘K-Star制作局’,昨天下午三点发来邮件,说‘基于近期市场不确定性,决定暂停所有跨境联合项目’。”
小唐凑过去一看,差点笑出声:“这话说得可真体面,翻译过来不就是——金昌浩塌得太狠,我们不敢接盘?”
“差不多。”陆砚之冷笑,“资本最怕什么?不是对手强,是风向变了。现在谁沾赵氏,谁就被贴上‘高危’标签,连韩国人都开始避嫌了。”
话音刚落,三行字直接蹦进脑子里。
#跨国资本无人接盘#
#赵氏残党求援失败#
#信任崩塌比股价暴跌更致命#
他眼皮都没眨,新建文档,标题敲下一行大字:《从中国到韩国:资本无序扩张的终局警示》。
---
顾晚舟那边,刚啃完一包番茄味薯片。
平板搁在肚子上,屏幕上是陆砚之刚发来的文章草稿。她左手划拉两下,把“建议增加欧洲电影节透明度条款对比”圈了出来,顺手回了个语音,声音懒洋洋的:“老陈懂这个,让他赶紧补。”
加密邮件刚发出去,她就把羽绒服往上裹了裹,脚丫子在地毯上蹭了两下,像只晒太阳的猫。
林姐推门进来,看见这幅景象就想骂人:“你能不能坐直点?好歹是个影后……”
“影后也是人。”顾晚舟翻了个白眼,“而且我现在干的事,比拿奖还重要。”
林姐叹口气,放下文件夹走了。她知道,这位主儿一旦进入“懒得动但脑子飞转”模式,拦都拦不住。
---
陈墨收到邮件时,正被系主任堵在茶水间催婚。
“小陈啊,隔壁王教授女儿……”
“老师,我有个跨国影视资本分析要赶在八点前交!”他一把推开热水壶,手机举得跟圣旨似的,“这可是关乎文化话语权的大事!”
系主任愣住:“……那你去吧。”
五分钟后,陈墨坐在电脑前,一边啃包子一边查资料:“韩国《广播法》第23条确实规定外资持股超30%需申报……啧,赵氏之前走的就是灰色通道。”
他顺手把欧盟电影节投资备案要求扒出来,附在文末,还加了个批注:“建议引用时强调‘这不是中国特例,而是全球趋势’,别让人说是排外。”
陆砚之看了直点头:“这哥们儿真是我的嘴替。”
他立马把那段话揉进正文,又删掉一句“韩方背信弃义”,改成:“当信用成为稀缺资源,任何市场的合作者都会重新评估风险。”
“不能显得我们在幸灾乐祸。”他自言自语,“我们要的是规则认同,不是情绪胜利。”
---
七点十七分,初稿完成。
陆砚之伸了个懒腰,钢笔在指尖转了两圈,突然停住。
他盯着最后一段,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不是数据,不是逻辑,是格局。
他想起顾晚舟常说的一句话:“打人不打脸,打脸不如打认知。”
于是,他在结尾加了一句:
“一个健康的影视生态,不应由资本的体量决定话语权,而应由创作的尊严赢得尊重。”
敲完回车,他笑了:“这才叫杀人不见血。”
---
顾晚舟收到修订版时,正在刷外网热搜。
国际榜单上,“#JinkchanghoRaci**Exposed#”还在前十徘徊,YouTube那个“KoreanEntScandal”频道的新视频播放量破两百万了。
她眯着眼看完文章,嘴角微微一扬。
转发,附言:“翻译成西班牙语,发给戛纳组委会三位评委,抄送柏林和威尼斯的学术联络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