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立项无人机!(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午后两点,红星机械厂那间最大的会议室里,济济一堂。厂领导班子成员,各分厂及车间负责人,研究所的技术骨干,包括新招来的那二十一名大学生,几乎全部到场。
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个牛皮纸封面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姿态端正,目光聚焦在长桌尽头的主位。
林默坐在主位,身旁分别是秦老和何建设。
他环视全场,看到人员到齐,轻轻敲了敲桌面,原本还有些许低语声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同志们,现在开会。”
林默的声音传遍会议室每一个角落。
“首先,我宣布一项重要决定,随着我厂建制级别提升为副师级,以及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原有的管理架构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为了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经厂党委研究,并报上级批准,即日起,对红星机械厂及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他拿起手边一份刚刚打印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文件,开始逐条宣读。
台下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尤其是那些新来的大学生们,这关系到他们未来在整个厂里的位置。
“常务副厂长何建设,协助厂长主持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分管生产、安全、后勤。”
“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秦怀民,协助所长主持日常科研管理工作,分管技术规划、项目评审、学术交流。”
“厂长助理,王铁柱,协助分管生产技术、工艺质量,兼任总工艺师。”
.........
每念到一个名字,被点到的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何建设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从最初质疑林默的副厂长,如今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二把手,并且还端上了正儿八经的编制,其中的信任与认可,不言而喻。
“同时,需要在原来基础上增加部分职能管理部门。”
“设立政治工作处,处长由何建设同志兼任。”
“设立计划财务科,科长由原会计老周担任。
“设立后勤保障科,科长由张援朝担任。”
“设立质量管理科,科长由秦怀民兼任,独立行使质量监督权。”
“红星机械厂(一分厂),厂长由何建设同志兼任,主要承担63式改进部件,‘红箭-1’火箭筒核心结构件生产。下辖机加一车间,王铁柱兼车间主任,热处理车间(主任:老孙)、总装一车间(主任:大刘)。”
“红星机械二厂(二分厂),厂长由原前进厂徐伟平同志担任,主要承担‘红箭-1’火箭筒部分部件及未来新枪械试制生产,下辖机加二车间、冲压车间、总装二车间。”
“红星电子设备厂(三分厂),厂长由马为国同志担任,专司‘红星’牌电视机及其他民用电子产品生产,下辖电路板车间、元器件车间、装配车间、调试检验车间。”
“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念到这里,林默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年轻的面孔:
“下设四个研究室及一个试制车间:
轻武器研究室,主任由秦怀民副所长兼任,副主任由机械系周伟担任,成员包括其他五名机械、材料专业毕业生,主要负责新型单兵武器系统研发。
光电技术研究室,主任由孙伟良担任,副主任李卫国担任,成员包括其余几名电子、物理专业毕业生。
主要负责微光夜视仪、瞄准镜等光电设备研发。
炸药与弹药研究室,主任由刘金山师傅兼任,副主任陈雪,目前从二分厂抽调有化工基础的工人组成团队,主要负责高能炸药、推进剂及新型弹药研发。
电子与信息工程研究室,主任由钱学明担任,副主任赵志刚,成员包括另外三名相关专业毕业生。主要负责民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未来信息装备预研。
研究所试制车间,主任由八级钳工老郭担任,负责各研究室研发样机的试制与加工。”
...........
任命过程持续整整五分钟,大家仔细的听着。
伴随着最后一句宣布完毕,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被点名的年轻人们,如周伟、李卫国、孙伟良、钱学明等,脸上都洋溢着激动。
他们刚刚走出校门不久,就被委以研究室主任、副主任的重任,这是何等的信任与机遇!
要是在其他研究所,估计这会还在打杂。
压根碰不到什么核心项目。
“来对了!”
“真的是来对了啊!”
大学生们相互对视一眼,眼神中是满满的兴奋。
“架构是骨架,人才是血肉。”林默放下文件,语气严肃起来,“希望各位在新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勇于担当。”
“老同志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新同志要虚心学习,快速成长,我们要的是一支能打硬仗、勇于创新的队伍!”
掌声再次响起,更加持久和热烈。
接下来是汇报环节,
秦怀民教授扶了扶眼镜,首先开口:
“林所长,各位同志,我向大家汇报一下轻武器研究室的最新进展,原本由马为国同志跟进、后由我室接手的新型自动步枪项目,目前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示意周伟将一支用油布包裹的长枪和厚厚一叠图纸拿到会议桌上。
当油布揭开,一支线条硬朗、结构紧凑、与现有63式和56冲风格迥异的步枪呈现在众人面前,它采用了更多的冲压件,显得更轻便。
“这就是我们基于部队反馈和未来作战需求,自主研发的81式自动步枪初号样枪!”秦怀民的声音提高了些许:
“下面,我详细阐述一下它的设计优点:
第一,它采用了活塞短行程自动方式,与63式和AK-47的长行程活塞不同。
“火药燃气推动活塞运动一小段距离后即切断,冲击小,运动部件质量轻,使得武器射击精度显著提高,尤其是点射精度。”
第二,创新的空仓挂机功能,当弹匣内子弹打光时,枪机会自动后退并被挂机装置卡住,保持开放状态。”
“更换新弹匣后,只需按下挂机解脱钮,枪机便会自动复进,推弹上膛,极大地缩短了重新装填时间,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至关重要。”
第三,它可以使用63式的20发弹匣,但我们同时为其设计了新的30发弧形弹匣,容量更大。”
第四,在设计之初,我们就充分考虑了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大量采用冲压、铆接工艺,核心部件如枪机、机匣保证互换性,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和保障战时产能。
“总而言之。”秦怀民总结道,“81式自动步枪在精度、可靠性、人机工程学和功能扩展性上,全面超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