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黑风南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因为“黑风军”的先一步下手,玄青海最靠北的一两百里范围内,除了只能短距离航行的小舢舨,所有可以远行的船只,基本都被搜刮一空。

    那支及时出现,如悬在头顶利刃一般的玄幽铁骑,也只能悬在那里,不可能真的落下来。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舍弃大部队,弃甲弃马,派一批最精锐的强手,划舢板小船接近,行刺杀之道。

    可在铁骑军中,修为实力是和地位挂钩的。

    让一军统帅舍下大部队,去做一个风险极大的刺客,在规矩森严的铁骑军内部,根本是不可能的。

    是以,宋明烛等人的处境,看起来有些紧张,那也只是看起来。

    而且,这次耿煊不仅给他们送去了更多车船,还送去了杨骞以及他兜售的全新战略。

    “黑风军”席卷玄青海的行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从“普通模式”变成“简单模式”。

    ……

    快速南下的车船上。

    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八只玄青海沙雕,有的落在甲板上,有的落在栏杆上。

    经过一番高强度的体能消耗之后,它们需要好好休息一阵,才能再度搏击苍穹。

    另有六只玄青海沙雕,却被耿煊留给宋明烛等人,充当他们天空的眼睛。

    同时,还要做好随时戳瞎对方眼睛的准备。

    被一只只大鸟簇拥环绕的耿煊,看着前方水域,想着要不要先一步返回“黄苇岛”。

    这时,一个腰肢曲线媚得惊心动魄的女子,来到耿煊身边。

    不同于平平无奇,甚至有些丑陋的郭楠,也不同于虽然漂亮,却野性如雌豹的白玛,郁秋荷是“黑风军”现目前的中高层之中,最女人的女人。

    受过一次红运赐福之后,她的修为也突破了炼髓中期的桎梏,晋入炼髓后期。

    且根基扎实,没出现多少松动。

    因其做事能力实在没话说,贴得又干脆又果决,现是船营的二把手。

    一把手阮锐泽被留下,暂时跟着宋明烛等人厮混,这支南下船队就被耿煊交由她统领。

    在将各船事务全都安排妥当后,她款步来到耿煊身边,恭敬拜礼道:“军主。”

    虽非存心作态,可先天条件摆在那里,随着她这忽然下拜,忽然展露的腰臀曲线,实在是过于惊心动魄了一些。

    耿煊都忍不住多瞥了两眼,这才问道:“‘水门军’,你知道吧?”

    郁秋荷闻言,怔了一下,忙道:“知道。”

    “这次南下的目标,就是它。”

    郁秋荷惊了一跳,却赶紧收敛心神,认真聆听。

    “考虑到那里现在有不少铁骑聚集,我也打算安排一些玄幽铁骑过去,在不影响行动效率的情况下,你认为安排多少骑比较合适?”

    只玄幽马,一匹就相当于二三十个人的重量,加上沉重的甲胄,运送一骑铁骑,相当于运送三十几人。

    而无论是楼船,还是车船冲船,都有“人力驱动模式”。

    若运的是三十几人,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动力源”。

    可若运送的是玄幽铁骑,却只能有一个“动力源”。

    以耿煊的本意,当然是随船队出击的玄幽铁骑数量越多越好。

    可考虑到行船效率,就必须有所取舍,玄幽铁骑的数量,也必须控制在某个限度以下。

    在听明白耿煊意图之后,郁秋荷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应,而是皱眉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儿,见耿煊还在等待她的回答,她赶紧道:

    “军主,能再给我点时间吗?等回黄苇岛我再给您回复?”

    “……可以。”

    得了耿煊准允,心中松了口气的郁秋荷赶紧告退。

    在给张恺、郭楠几名高层做了一些交代之后,耿煊纵身跃入水中,先一步返回“黄苇岛”。

    在与宋明烛等人分别之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此刻,夜幕早已降临。

    二十艘车船在熟悉玄青海水情的船营水手的引领下,一路向南疾行。

    先行一步的耿煊,将“水行术”施展到极致。

    行程过半之时,心中忽然生出一股福至心灵之感,原本已经发挥到极限的速度,陡然拔高一截,身形也变得更加“非人”。

    整个人如水中幽影,向着“黄苇岛”快速接近。

    “水行术”由大师晋入宗师,不仅速度更快,施展起来更加浑然如意。

    更大的变化,还发生在身体层面。

    “相马术”层次提升,一点点技近乎道之后,他的身体对于“风阻”便有了一种本能的适应。

    能够通过身体表面的自然律动,有效的化解风阻的影响。

    而此刻,当“水行术”晋入宗师之后,对于“水行”的最大阻力——水阻,也逐渐有了一种融入本能的适应。

    这种改变,与构成“水行”的一大基石——“易容术”产生了微妙的联动。

    早已被修炼到圆满之境的“易容术”,在这微妙的影响下,触摸到了更高深的领域。

    耿煊有种感觉,在一定限度内,自己的身体,可以随他心意,更自如的变化,真的如“水”一般。

    因为“水行”速度的更进一步提升,亥时初刻,也就是九点前后,耿煊就回到了“黄苇岛”。

    岛上一切如常。

    耿煊只与正在处理庶务的向锦秀打了个招呼,便去了特意为他空置出来的中军营帐。

    很快,站起“天地桩”的耿煊,便进入到了物我两忘之境。

    这连续的往返奔波在身体和精神上积累的疲态,在这奇妙的境界中被快速冲刷,身心都进入空明之境。

    ……

    十一日凌晨四点左右,二十艘南下的车船,终于抵达“黄苇岛”。

    终于找机会好好休整了一番的耿煊,也从“天地桩”的状态中退出。

    看着一批批“黑风军”将士,开始有序登船。

    这次南下,只留一卒百人在岛上,看守两万多匹玄幽马、大量物资以及四千五百名役夫。

    其余人,加上这次随二十艘车船南下兵力,两万一千余人,全部都要南下。

    其中,炼皮以及炼肉境人数,仅有不足三千,其余全都是炼血境以上的好手精锐。

    此外,经郁秋荷建议,刘牧几人参谋定策。

    在兼顾了攻击力以及行动效率的情况下,最终确定,这次出击的玄幽铁骑数量,控制在两千骑左右。

    因为这个缘故,不仅二十艘车船要继续南下,仅有的十艘五千料楼船也要全部出动。

    就在耿煊旁观着一队队“黑风军”将士有序登船之时,向锦秀来到他旁边,低声道:“军主。”

    “有事?”

    耿煊疑惑,还是在向锦秀的示意下往旁边走了几步。

    向锦秀朝旁边指了指,耿煊顺着看去,有两百多人站在那里。

    无论是整体的站姿气势,还是每个人散发出的精神气,都可以明显看出,这些人与那正登船的“黑风军”将士有着明显不同。

    更加拘谨,畏缩,队形也显得散乱。

    不过,当耿煊的目光看过去,这些人还是努力挺起胸膛。

    却也有人目光闪躲,移向别处,不敢与他对视。

    耿煊一眼就看出这些人的身份——那四千五百名役夫中的一员。

    他们的状态,虽然无法和“黑风军”将士相比,可若与其他役夫放一块,却又明显能看出,无论是身体状态,还是精神气,这群人都要好许多。

    这些人基本都有些修为在身,有的甚至正式迈入了炼皮的门槛。

    不过,也仅此而已。

    在军中做役夫,固然是个很危险的事。

    可同样能获得一些在老家很难得到的机遇,比如,修炼进步的渠道。

    这些役夫如此。

    被耿煊用“十抽一”之法杀掉的那些役夫,也大多如此。

    向锦秀低声道:“他们也都想要参与这一次的行动。”

    耿煊扫了一眼,却一眼就能看出来,真正主动想要参与这场行动的,只有少部分。

    绝大部分,都是“被”自愿的。

    向锦秀这么做的目的,也很好理解。

    这些役夫,和那些没有任何修为在身的普通役夫不同。

    无论是能力心气,还是野心欲念,都更加旺盛强烈。

    在岛上兵力全部抽走,只留一卒百人看守的情况下,难保不会有人犯浑折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将这些人全部带走是最好的选择。

    对这些人来说,这次南下,无非两种结局。

    要么死掉,一了百了。

    要么活下来,按照耿煊以往做法,多少也能得点赐福,尝点甜头。

    从此,成为“黑风军”的正式一员,完成身份地位上的跃迁,走入另一条的人生道路。

    想明白这些后,耿煊点头,“行吧,将他们一起带上。”

    待人马尽数登船完毕,二十艘车船,十艘楼船陆续出了码头,继续向南而去。

    此刻,天色未明,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时分。

    耿煊却没有停下来,而是在一艘艘车船、楼船之间往返。

    将此前在宋明烛等人处新纳的3795人,以及这次从役夫群体中矮个中拔高个选出的278人,全部编入一个个不同的部曲之中。

    这些人的实力,大多都不怎么高,甚至可以说是严重偏低。

    每一个,都在持续拉低“黑风军”的平均实力。

    若将他们勉强凑在一起,能发挥出的战力并不会太强,只是一群综合素质严重不足的乌合之众。

    可在耿煊圆满境“点兵术”之下,分插进一支支成熟部曲卒伍之中,却能让他们的价值有效的发挥出来。

    即便是战斗力堪忧,也可以充当润滑剂。

    传递信息,执行一些看似简单,却又必须有人去做的基础任务,也都足够。

    这其实也是耿煊与“黑风军”最基层的个体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随着“黑风军”的规模越来越大,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善,这种机会,无论是对他,还是这些个体来说,都是极难得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