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大幽起兵入大渊(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灯火通明。赵虎正与他的心腹谋士密谋着。

    “王爷,如今赵钰年幼无能,魏庸专权,正是我们起兵的好时机。” 谋士说道。

    赵虎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本王也是这么想的。魏庸那个老匹夫,仗着有萧远山撑腰,平日里根本不把本王放在眼里。现在萧远山成了阶下囚,看他还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可是王爷,我们贸然起兵,恐怕会引起大幽的不满。” 另一位谋士担忧地说道。

    赵虎冷笑一声:“大幽刚刚打完仗,国力空虚,根本无力再发动一场战争。再说,我们是以 ‘清君侧,除奸佞’的名义起兵,名正言顺,大幽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王爷英明。” 众谋士纷纷附和。

    赵虎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指向都城的方向:“传令下去,明日一早,集结五万兵马,向都城进发!”

    第二天一早,镇南王赵虎以 “清君侧” 为名,起兵叛乱的消息传到了大渊都城。朝野上下一片恐慌,新帝赵钰吓得躲在后宫里,瑟瑟发抖。

    丞相魏庸连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陛下,镇南王叛乱,兵临城下,我们该怎么办啊?” 一位大臣哭着说道。

    魏庸脸色阴沉,他知道,自己与镇南王积怨已久,如果镇南王攻入都城,自己必死无疑。

    “慌什么!” 魏庸强作镇定地说道,“传朕旨意,命城外守军死守城门,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大幽,请求援兵。”

    “向大幽求援?” 一位大臣惊讶地说道,“大幽刚刚打败我们,他们会愿意出兵帮助我们吗?”

    魏庸叹了口气:“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告诉大幽皇帝,只要他们愿意出兵相助,我们愿意割让北方五州之地。”

    大渊求援的使者很快就抵达了大幽上京。李昭然得知镇南王叛乱的消息,召集大臣们商议。

    “陛下,大渊求援,我们该不该出兵?” 秦岳问道。

    李昭然沉思片刻,说道:“大渊内乱,如果镇南王得逞,建立新的政权,很可能会对我们大幽不利。而且,我们刚刚与大渊签订了和平条约,如果坐视不理,恐怕会失信于天下。”

    “可是陛下,出兵相助,我们需要耗费大量的粮草和军饷,这对我们的国库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周衍担忧地说道。

    李昭然点了点头:“周爱卿说得有道理。但我们也不能白白出兵。告诉大渊使者,我们可以出兵相助,但除了割让北方五州之地外,还要他们支付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军费。”

    大渊使者不敢怠慢,连忙将大幽的条件传回了都城。魏庸得知后,虽然心疼那一百万两白银和北方五州之地,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也只能答应。

    李昭然得到大渊的答复后,任命秦苍为帅,率领十万大军,前往大渊平定叛乱。

    秦苍接到命令后,不敢耽搁,立刻率领大军出发。他知道,这次出兵,不仅是为了帮助大渊平定叛乱,更是为了维护大幽在大渊的利益。

    大军行进到半路,突然接到探马回报,说镇南王赵虎已经攻破了大渊都城的城门,魏庸被杀,新帝赵钰被软禁。

    秦苍眉头紧锁,他没想到镇南王的军队如此强悍,竟然这么快就攻破了都城。

    “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副将问道。

    秦苍沉思片刻,说道:“继续向都城进发。镇南王刚刚攻破都城,根基未稳,我们正好可以趁此机会,一举将他歼灭。”

    镇南王赵虎攻入都城后,得意忘形,在皇宫里大肆搜刮财宝,饮酒作乐,根本没把大幽的援军放在眼里。

    当秦苍率领的大幽军队兵临城下时,赵虎才如梦初醒,连忙组织军队抵抗。

    但此时的镇南王军队,早已是强弩之末。士兵们在攻破都城后,个个都抢得盆满钵满,无心恋战。面对大幽军队的猛烈攻击,很快就溃不成军。

    秦苍率领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入了都城。镇南王赵虎在逃跑的过程中,被大幽士兵斩杀。

    平定了镇南王的叛乱后,秦苍并没有立刻返回大幽,而是留在大渊都城,帮助新帝赵钰稳定局势。他知道,大渊的稳定,对于大幽来说,至关重要。

    在秦苍的帮助下,新帝赵钰逐渐稳定了心神,开始处理朝政。他对秦苍感激涕零,答应会遵守与大幽的约定,割让北方五州之地,并支付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军费。

    秦苍将大渊的情况写成奏报,派人送往大幽上京。李昭然接到奏报后,非常满意。

    “秦苍做得很好。” 李昭然说道,“传朕旨意,赏赐秦苍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同时,命他尽快将北方五州之地接收过来,并清点好那一百万两白银。”

    “陛下英明。” 李德全说道。

    就在大幽准备接收大渊北方五州之地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北方五州之地中,有一个名叫云州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地理位置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云州刺史慕容烈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不愿意将云州拱手让人,于是暗中联络了周边几个州的刺史,准备联合起来,抵抗大幽的接收。

    慕容烈知道,仅凭他们几个州的兵力,根本无法与大幽抗衡。于是,他派人前往西域,联络了西域的一个游牧民族 —— 突厥。

    突厥可汗是一个嗜杀成性的人,早就对中原的富庶垂涎三尺。接到慕容烈的邀请后,他立刻答应出兵相助,并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能够击退大幽军队,云州及周边几个州的土地归慕容烈所有, 但人口和财物必须归突厥所有。

    慕容烈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财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突厥可汗的条件。

    很快,突厥可汗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云州进发。

    大幽负责接收云州的将领是秦苍的副将李威。李威得知慕容烈联合突厥叛乱的消息后,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向秦苍和大幽上京禀报。

    秦苍接到消息后,非常愤怒:“慕容烈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竟然敢勾结突厥,背叛大幽!传命下去,集结大军,前往云州平叛!”

    李昭然接到奏报后,也是怒不可遏:“突厥蛮夷,竟敢干涉我大幽内政!传朕旨意,命秦苍率领大军,务必将突厥军队和慕容烈的叛军一网打尽,给他们一个教训!”

    一场新的战争,即将爆发。

    秦苍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向云州进发。当大军抵达云州城下时,突厥军队和慕容烈的叛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云州城外,两军对垒,杀气腾腾。

    秦苍站在阵前,看着对面的突厥军队和叛军,大声说道:“慕容烈,你勾结外敌,背叛大幽,罪该万死!识相的,赶紧打开城门投降,或许朕还能饶你一命!”

    慕容烈站在城楼上,冷笑一声:“秦苍,别以为你们大幽就了不起。今天,我就要让你尝尝我们的厉害!”

    “狂妄!” 秦苍怒喝一声,“传令下去,攻城!”

    随着秦苍一声令下,大幽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突厥军队和叛军也不甘示弱,奋勇抵抗。

    双方你来我往,杀声震天。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双方伤亡都非常惨重。

    秦苍看着士兵们一个个倒下,心中非常焦急。他知道,这样耗下去,对大幽军队非常不利。

    “必须想个办法,尽快打破僵局。” 秦苍自言自语道。

    就在这时,秦苍的儿子秦峰走上前:“父亲,孩儿有一计,或许可以攻破城门。”

    秦苍看着儿子,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哦?什么计策?”

    秦峰说道:“突厥军队虽然勇猛,但他们不熟悉中原的地形。我们可以派一支精锐部队,从小路绕到突厥军队的后方,发动突袭。突厥军队受到袭击,必然会大乱。到时候,我们再从正面发起猛攻,一定可以攻破城门。”

    秦苍点了点头:“这个主意不错。但小路崎岖难行,而且容易被敌人发现,派谁去合适呢?”

    秦峰挺身而出:“父亲,孩儿愿意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执行这个任务!”

    秦苍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有些犹豫。秦峰是他唯一的儿子,他不想让儿子冒险。但他也知道,这是打破僵局的唯一办法。

    “好,你带领五千精锐,务必小心行事。” 秦苍最终说道。

    “请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秦峰说道。

    秦峰带领五千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悄悄地从小路绕到了突厥军队的后方。

    第二天一早,秦苍率领大军,从正面发起了猛攻。突厥军队和叛军连忙组织抵抗。就在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秦峰率领的精锐部队突然从突厥军队的后方发起了突袭。

    突厥军队毫无防备,顿时大乱。慕容烈的叛军看到突厥军队大乱,也无心恋战,纷纷溃散。

    秦苍见状,大喊一声:“兄弟们,冲啊!”

    大幽军队士气大振,如同潮水般涌入云州城。经过一番激战,突厥军队和慕容烈的叛军被彻底歼灭,慕容烈被斩杀,突厥可汗率领残部狼狈地逃回了西域。

    云州平定后,大幽顺利接收了北方五州之地。这场由接收土地引发的战争,最终以大幽的胜利而告终。

    战争结束后,大幽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国力也日益强盛。李昭然看着版图上新增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但他也知道,治理好这些新增的土地,并非易事。

    “传朕旨意,任命有经验的官员前往北方五州之地,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同时,在这些地方设立驿站,加强与中央的联系。” 李昭然说道。

    “陛下英明。” 李德全说道。

    在李昭然的精心治理下,大幽逐渐走向了繁荣昌盛。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家富强,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而大渊,则因为常年的战乱和割地赔款,国力日渐衰退,最终沦为了大幽的附属国。

    萧远山在天牢里被关押了十年,最终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病逝了。李昭然得知后,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下令将他的遗体送回大渊,按照王侯的礼节安葬。

    秦苍因为战功赫赫,被封为镇国大将军,成为了大幽的一代名将。他的儿子秦峰也因为在云州之战中立下大功,被封为骠骑将军。

    沈氏商队的后代沈明远,继承了先辈的事业,将生意做得更大。他不仅在大幽境内开设了许多商铺,还将生意扩展到了周边的国家。他始终牢记着先辈的遭遇,经常捐款捐物,帮助那些遭受战乱和灾难的百姓。

    岁月流转,几十年过去了。大幽的繁荣昌盛一直延续着,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传奇。而那段龙怒边关的历史,也被人们永远铭记在心,提醒着人们要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在大幽的皇宫里,李昭然的画像被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画像中的李昭然,目光坚定,神情威严,仿佛在守护着这个他一手缔造的盛世王朝。

    而在大幽的历史长河中,李昭然也被后人尊称为 “圣明之君”,他的功绩被永远传颂。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护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龙怒边关的故事,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成为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