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疯抢EYEQ7的车企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智云集团旗下的EYEQ项目组发布了EYEQ7方案,并邀请了大量的汽车厂商观看,这个消息并没有流传出去的……只局限在汽车行业内部的高层里流传相关的消息。

    毕竟EYEQ项目组的客户也不是什么个人消费者,而是企业客户,所以也就没有搞对外公开的一些发布会之类的宣传,没那必要。

    唯一的官方宣传,也只是在智云集团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篇我司EYEQ项目组成功研发出来EYEQ7方案的相关消息……相当低调。

    只有少数高度关注智云集团官网消息变化的人,才会得知,不过相关消息流传的范围依旧比较小。

    这也是EYEQ项目组那边给各大汽车唱厂商客户留下充足的宣传空间……很多汽车厂商可都是准备‘自研’L3级别辅助驾驶技术的呢,而且准备在明年就发布。

    作为技术方案供应商的智云集团EYEQ项目组,自然也要配合好这些客户进行‘自研’。

    是不会大张旗鼓的站出来,然后满世界嚷嚷这些汽车厂商都是垃圾,根本没有自研能力,用的辅助驾驶技术其实都是我家的技术方案……

    尽管智云集团对此低调,外界的普通人也不知道相关的消息,然而各大汽车厂商的高层却对这个消息迅速行动了起来。

    智云集团EYEQ7通过测试之后,兄弟公司威酷电子集团旗下的小蓝汽车最先行动,直接和智云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准备在明年小蓝汽车车型上搭载EYEQ7技术方案,并且还是需要额外付费的深度定制版本,而且他们还要求磨掉PX8芯片上的标志。

    小蓝汽车那边,打算在PX8芯片上印上他们自家的LOGO,他们不仅仅要‘自研’L3.9级别的辅助驾驶技术,还要‘合作研发’五纳米车规级算力芯片……到时候对外宣传这个PX8芯片,是根据他们的顶级L3.9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的需求,深度定制改进的。

    智云集团出PX8芯片,小蓝汽车出LOGO……谁敢说这不是合作研发?

    到时候就算有人质疑,但是无伤大雅,不用他们的水军反驳,自然会有大量小蓝智能终端用户上去辩解,然后咬死这就是合作研发……

    “威酷电子集团也是徐申学的核心企业,拥有强悍的研发能力,合作研发一个芯片怎么了?”

    “别说合作研发了,改明天纯自研一个三纳米的车规级算力芯片,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粉丝的力量是强大的……要不然,小蓝汽车也不会以行业新军的身份,第一年发布第一款新车,就卖出去十多万辆。

    威酷电子集团里的小蓝品牌,是把粉丝经济玩的非常好的品牌,很多厂商看了都鄙视之中又非常羡慕的那种……明明就是个没啥核心技术的组装设计销售厂商,天天把自己说的是天下第二,仅次于智云一样,所以很多同行们其实挺鄙视威酷电子集团那群人的。

    但是羡慕也是真心羡慕……人家能够把粉丝经济玩得这么好,就直接反馈到销量以及利润还有品牌号召力上……弄个没啥核心技术的组装电动车出来都能卖十几万辆,一般企业可没这能力。

    很多汽车行业的人深入拆解分析了小蓝汽车后,就会得出一个结论:这破车,除了LOGO是威酷电子集团自研的,其他东西全都是找各种供应商采购的。

    别人家的汽车工厂,好歹还会自行生产一些零部件,甚至自研生产一些核心零部件,比如电机之类的,但是人家威酷电子集团不这么干,他们除了车身的框架是自己生产的,其他的全都是采购的。

    它们的汽车工厂,是非常纯粹的组装工厂。

    但是,威酷电子集团的白启文那群人,却为此而感到自豪……如果不是汽车行业比较特殊,不太好搞纯粹的代工模式的话,他们甚至都不愿意自建组装工厂,而是彻底把生产给外包出去,以实现零工厂的目标。

    因为威酷电子集团,一直以来走的都是轻资产经营模式,他们玩的就是设计组装营销这一套。

    这样才能够控制研发成本以及生产成本,最后能够在产品售价比较低,毛利率也比较低的情况下,依旧维持很不错的利润……

    在汽车领域里,威酷电子集团同样是尽可能的走这样一条路,除了搞了个组装工厂,自己生产必须的车身框架外,其他的东西他们不生产,更不研发……

    这就是威酷电子集团内部推崇的‘基于成熟供应链研发产品,然后以强悍的设计整合能力,品牌营销能力打开市场’的思路!

    当然,这么干的也不仅仅是威酷电子集团,其实很多厂商也都这么干……智能终端行业里的轻资产类企业多了去。

    而其他行业就更多了,很多大众所熟悉的一些各行业里的大品牌,从服装到玩具,再到其他消费品……大部分企业其实都没有自己的工厂,都是找代工生产的。

    ——————

    威酷电子集团旗下的小蓝汽车,率先和智云集团的EYEQ项目组达成了合作之后,仅仅是一天后,威酷电子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大米,也找到了智云集团商谈,然后迅速达成了合作协议。

    大米的智能电动车研发也已经进入了尾声,目前已经进入工厂建设阶段,预计明年夏天就向市场推出他们的第一代大米汽车。

    他们本来是打算用EYEQ6方案的,但是现在有了更好的EYEQ7方案,他们自然也会用……不然的话,明年的小蓝汽车都用上L3级别辅助驾驶了,他们大米的汽车没有L3级别辅助驾驶的话,岂不是要落人下乘?

    这不行!

    作为业务冲突极大,而且经营模式还比较类似的死对头企业,从智能终端到汽车领域,大米都是不甘心落后的。

    他们的新车,也必须要有EYEQ7方案……嗯,还有固态电池也必须要有。

    小蓝汽车以及大米汽车,这两家行业新兵,但是都背靠巨大现金流和品牌号召力的车企都来了,其他车企也不例外!

    而且都挺急的……主要是大部分车企都决定在明年的新车型上使用EYEQ7方案,然而这套辅助驾驶系统方案,也不是说买来就能用的。

    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各种实验测试以及适配的……如果有深度定制的需求,那么还要留下一部分深度定制的时间。

    智云集团EYEQ项目组的人手也是有限的,能够用来配合车企进行适配优化,乃至深度定制的技术人员数量也是有限的……这客户一多,自然也就需要排队了。

    这些车企们,现在抢的就是这个排队时间!

    为了抢时间,让智云集团这边尽快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深度定制或优化适配,他们连价格都不怎么谈,稍微砍个价,大概过得去也就签合同了。

    虽然这套EYEQ7系统还是老一套的算法加芯片,加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其他传感器打包出售,这个打包价格也不便宜…不过这些车企们也没打算把这套系统用在低端车型上的,基本上都是拟定用在二十万以上的车型上。

    这个售价的车型,是有价格空间来支撑这个智驾成本的……更别说,其实很多汽车厂商把这套系统搭载在车上后,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收费来回收成本,比如有的车企会向买了车后的消费者,提供一次性卖断或月付费的模式降低成本。

    这个很有意思啊,辅助驾驶的硬件已经随同车辆卖给消费者了,但是开启辅助驾驶模式,还要另外付费……

    小蓝汽车以及特斯拉等诸多车企都是就是这么干的……

    海蓝汽车是个例外,海蓝汽车的高端车型标配或中端车型选配L4级别自动驾驶功能,不需要额外付费买单或月租……

    也别觉得海蓝汽车是做善事的,其实他们的模式其实更极端:他们直接把钱算进车辆售价里了。

    如海蓝SLMC要选配L4.2系统的自动驾驶功能,需要额外支付十八万,这个价格可不便宜。

    并且后续的升级也需要另外付费,比如最开始的是L4.0系统,升级到L4.1系统,需要额外再付费三万。

    L4.1升级到现在的L4.2系统,需要再付费三八万。

    这还是国内的价格,如果是海外发达国家的里,选配以及升级价格更贵!

    低配车型里的标配L3也类似,说是标配,似乎不要钱一样,也不用什么月租或买断费用!

    但是依旧被算进了车辆售价里。

    同时后续升级一样要额外付费!

    最重要的是海蓝汽车的L3级别的成本其实很低的,算法技术都是多年前的淘汰老技术,硬件方面也是成熟落后产品……硬件成本撑死了几千块。

    它们用的芯片都是EYQ4芯片,这个芯片是好几年前的十纳米工艺的,现在智云集团半导体都已经推出了EYQ6芯片了……中间差了两代。

    当然,因为EYQ系列芯片,本来其特殊构架以及体积和功耗都比较大,而且采用的还是2.5D封装,哪怕是十纳米工艺的EYQ4,其算力依旧不差!

    对比现在的PX8芯片,这个芯片看似用了五纳米工艺,但是芯片的整体面积并不大,成本也比较低,构架也差一些,其整合算力是远不如同样采取五纳米工艺制造的EYQ6的……这两者,可不是同一级别的产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